广东各地市综合高中试点开展得怎么样了?
一、省级层面政策背景
广东省自2021年起推动综合高中建设,旨在深化普职融通、增加公办普通高中学位供给。2022年,省教育厅等9部门印发《广东省“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将综合高中纳入特色高中创建类型,鼓励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2024年以来,广州、深圳、佛山等市率先在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试点,2025年东莞、肇庆、清远、汕头等地陆续跟进,试点范围逐步扩大。
二、主要地市试点情况
1. 广州市:试点最成熟,2025年扩招
广州市是广东综合高中试点起步最早的地市之一,2024年确定5所区属公办中职学校为试点(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2025年扩招至1514人(较2024年增加414人)。
- 培养模式:实行“基础文化课程+职业认知课程”双模块教学,高一统一开设高考文化课与职业入门课,高二起学生可选择普高方向(保留普高学籍、参加夏季高考)或职教方向(转入中职学籍、参加春季高考或“3+证书”考试)。
- 录取情况:2025年试点校录取分数线均超广州公办普高第五梯度线(507分),其中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最高分661分,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最高分663分。
2. 深圳市:3所公办综合高中,聚焦艺体与职教融合
深圳市2025年有3所公办综合高中试点(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深圳市盐港中学、深圳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均以“普高+职教”融合为特色:
- 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启动综合高中实验班,实行“一校两型”(普高与综合高中)模式,2024年招生100人(校本部),学生可选择普高课程或转入职高专业(如计算机、电子商务)。
- 深圳市盐港中学:以音体美为特色,2024年开设美术、音乐方向综合高中班,共招生100人(仅限音体美方向),普高学籍。
- 深圳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聚焦美术、音乐方向,2024年招生150人(美术120人、音乐30人),均为文科班,普高学籍。
3. 佛山市:2025年新增2所试点,录取分数超公办普高
佛山市2025年新增2所综合高中试点(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均为公办中职学校:
- 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2025年首次开设综合高中实验班,招生200人,录取分数线605分(超佛山公办普高580分),实行“普高课程+职业技能”融合模式,学生可选择普高方向或职教方向。
- 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2025年综合高中实验班招生100人,录取分数线597分,聚焦机电、数控等专业,与顺德本地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
4. 东莞市:2025年首次试点,一公一民
东莞市2025年首次启动综合高中试点,包括1所公办(东莞市商业学校)和1所民办(东莞市嘉荣实验综合高级中学):
- 东莞市商业学校:公办综合高中,2025年招生635分(普高班),开设商务英语、艺术设计等专业,与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结对,共享普高师资。
- 东莞市嘉荣实验综合高级中学:民办综合高中,2025年招生1000人(普高班800人、职普融通班200人),普高班学费与嘉荣外国语学校同价(29800元/学期),职普融通班可享受中职免学费政策。
5. 其他地市:逐步启动试点
- 肇庆市:2025年四会中等专业学校、封开县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公办附设综合高中班,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23分、392.8分(含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 清远市:2025年启动“普职同招”试点,部分中职学校开设综合高中班,与普通高中同步招生。
- 汕头市:2025年汕头市林百欣科技中专、鮀滨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开设“普职融通”试点专业,招生涵盖电子技术应用、软件与信息服务等方向。
三、试点成效与展望
- 成效:广东综合高中试点以来,有效缓解了普高学位紧张问题(2021-2024年新增26万个公办普高学位),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二次选择”机会(如广州2025年综合高中学生转普高率达15%)。此外,试点校的职教高考成绩逐步提升,2025年深圳行知职业技术学校综合高中班美术类考生本科上线率达30%。
- 展望:广东省教育厅表示,2025年将继续扩大综合高中试点范围,重点在珠三角地区(如佛山、东莞)增加试点校数量,同时推动“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建设(如联合高校开发特色课程),并探索“中高企协同”培养模式(如与高职院校、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
综上,广东综合高中试点已形成“以公办中职为主体、普职融合为特色”的格局,覆盖广州、深圳、佛山等主要地市,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成长路径。未来,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与课程体系的完善,综合高中将成为广东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