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 韶关

公办 本科 综合类
院校代码: 10576
官方网站: http://www.sgu.edu.cn/
招生网站: http://zs.sgu.edu.cn/
招生电话: 0751-8120066
所在地址: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大学路288号

韶关学院(简称“韶院”,院校代码:10576)成立于1958年,前身是韶关师范专科学校。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校训为“立志、崇德、勤学、创新”。学校定位为“以师范教育为特色,以农学、工学为发展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立足粤北、服务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主校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大学路288号,占地总面积2571亩,分设韶乐园(主校区)、韩家山、黄田坝等校区,校舍建筑面积89.9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93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6亿元。截至2025年3月,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62万人,教职工160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9人、副高级职称345人,博士607人、硕士803人。

历史发展
• 1958年:前身韶关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开启高等教育办学历史。
• 1989年:与韶关市属韶关大学合并,定名韶关大学。
• 2000年:与韶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韶关学院。
• 2018年:韶州师范分院并入,2021年韶关学院医学院正式并入,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
• 2021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4年获农业、机械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填补粤北地区硕士点空白。

校区规模
• 主校区:韶乐园(浈江区)为核心教学区,配备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省级实训基地22个,建有智能制造中心、云计算技术实训室及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 设施配套:教学区实现5G全覆盖,图书馆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宿舍以4-6人间为主,配备空调、独立卫浴及中央热水系统;校园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拥有标准化运动场、艺术剧场及网红食堂。
• 分校区:韩家山校区聚焦师范教育,黄田坝校区侧重医学教育,医学院新华南校区设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

专业设置
学校设17个二级学院,覆盖文、理、工、农、法、管理、艺术、教育、经济、历史、医等11个学科门类,开设71个本科专业,形成五大特色学科群:

  1. 师范教育类:小学教育(国家级一流专业)、学前教育(年均输送师资超3000人)、体育教育(通过教育部师范认证)。
  2. 农学类:园艺(省级重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产学合作改革专业),服务现代农业与南药产业链。
  3. 工学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一流专业),支撑智能制造与信息技术产业。
  4. 医学类:临床医学(定向培养基层医生)、护理学,年均培养医疗人才超2000人。
  5. 新兴交叉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对接数字经济与“东数西算”枢纽建设。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595项,其中国家级621项,连续3年进入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竞赛百强榜;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5项、铜奖2项。
• 科研创新: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70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54项,制定《韶关市珠玑古巷保护条例》等行业标准20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群入选国家“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 就业质量:毕业生年终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5%左右,考研录取率突破10%,60%入职比亚迪、华为等企业,本地就业率超80%。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华为、比亚迪共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装备产业学院(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开设订单班36个,年均输送技术人才1500人。
• 产教融合:牵头成立“韶关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教联合体”,联合323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256个,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0余项(如超长液压油缸制造技术攻关),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超1.16亿元。
• 社会服务:年均培训乡村教师、医生超3万人次;推动“蝴蝶兰、广府藤茶、毛木耳”三大农业品牌,带动南雄市南药种植产值超10亿元。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实施“3+1”“3+2”学分互认项目,覆盖商务英语、音乐学等专业;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共建计算机网络技术双学位课程。
• 学术交流:与意大利、西班牙等5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年均选派100余名学生赴境外交流;留学生项目入选“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典型案例”。

一、校区环境

  1. 1.校区分布与特色
    • 学院主校区(大塘校区)位于韶关市浈江区大学路,占地约2571亩,背靠紫峰山,校园设计融合“生态与人文”理念,绿树成荫,拥有钟楼、日晷等文化地标。
    • 分校区:包括黄田坝校区(武江区惠民北路)、医学院校区(武江区新华南路)等,其中黄田坝校区邻近市区商圈,医学院校区以医学专业为主,校园环境紧凑且功能齐全。
    2.特色景观:主校区内种植银杏、樱花等植物,冬季桃花盛开,樱花大道成为春季网红打卡点,图书馆曾获“鲁班奖”。

二、周边交通

  1. 1.公共交通
    • 主校区邻近“韶关学院”公交站,12路、16路等线路直达韶关站(高铁站)及市区商圈,车程约20分钟。
    • 黄田坝校区步行可至赤坎步行街,医学院校区邻近韶关市矿山博物馆,公交4路、10路等多条线路覆盖。
  2. 2.自驾/接驳服务:主校区经京港澳高速(G4)直达,开学期间提供高铁站至校区的免费接驳车。

三、周边设施

  1. 1.医疗:邻近韶关市人民医院(三甲),校内设医务室提供基础诊疗服务。
  2. 2.商业
    • 主校区北门有多乐街(堕落街),聚集小吃摊、奶茶店;步行10分钟可达汇丰广场、沃尔玛等商圈。
    • 黄田坝校区周边有惠民北路商业街,医学院校区邻近红玫路餐饮区。
  3. 3.休闲
    • 自然景点:丹霞山(距校区15公里)、北江沿岸生态区,适合登山观景。
    • 文化景点:韶关市博物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馆,公交直达。

四、食宿情况

  1. 1.宿舍条件
    • 房型:分4人间(上床下桌,住宿费1500元/年)、6-8人间(上下铺,750-1000元/年),均配备空调、独立卫浴,公共区域设洗衣机、直饮水机。
    • 管理:门禁时间周日至周四23:00,周五/六23:30;热水供应时段16:30-22:30,支持线上水电充值。
  2. 2.食堂餐饮:主校区设4个食堂(含蜜雪冰城、塔斯汀),提供粤式烧腊、潮汕牛肉丸等,人均消费8-15元;黄田坝校区食堂以地方特色小吃为主。

五、文体设施

  1. 1.运动场所
    • 主校区含标准400米塑胶跑道、30个篮球场、恒温泳池(体育专业专用);黄田坝校区设灯光篮球场,医学院校区新建露天网球场。
    • 体育馆承办校级联赛,西区体育馆配备健身房、风度书房。
  2. 2.图书馆:主校区田家炳图书馆藏书293万册,设24小时自习区、静音仓及智能管理系统,支持人脸识别入馆。
  3. 特色场馆:非遗文化展厅展示醒狮技艺;实验剧场承办迎新晚会、音乐节。

六、社团建设

  1. 1.组织架构:全校共70余个社团,分学术科技(数学建模协会)、文化艺术(雅文话剧社)、公益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等7大类,由社团联合会统一管理。
  2. 2.特色社团
    • 国旗护卫队:年均组织升旗仪式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获省级“优秀学生社团”提名。
    • 醒狮协会:传承非遗文化,年均参与超20场展演。
    • 国际交流义工社:对接外教、留学生事务,承办港澳及东南亚交流团活动。

七、校园活动

  1. 1.常规活动: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运动会(含荧光夜跑、篮球联赛),年均参与超5000人次。
  2. 2.特色项目
    • “韶樱聚赏”系列活动:结合樱花季举办校地合作成果展、文化节,吸引师生及市民参与。
    • 创新创业大赛:联合华为、京东孵化项目,2024年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银奖。
    • 阳光体育长跑:每学期需完成80公里目标,达标者获评优资格。

八、校园服务

  1. 1.生活服务
    • 智慧校园:集成“校园一卡通”系统,支持门禁、消费支付;宿舍区设无人车配送快递,食堂开通线上点餐。
    • “一站式”学生社区:提供资助申请、证件补办、心理咨询等全链条服务,设4个社区服务中心(如黎灿楼、芙蓉苑)。
  2. 2.学业与就业
    • 升学支持:与华南师范大学开展“专本衔接”项目,专升本对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就业服务:与TCL、亿纬锂能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超96%。
  3. 3.综合服务
    • 心理咨询: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2025年举办“红色文化心灵之旅”团体活动。
    • 退役军人服务站:提供就业指导、心理疏导,支持退伍学生融入校园。

升本支持

  1. 普通专升本考试与专项项目
    韶关学院提供统招专升本(专插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等多种升学途径。学校实施“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培养”项目,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学生通过转段考核后可直接升入本科。针对退役大学生士兵,学校免文化课考试,通过综合考查择优录取,2024年退役士兵计划招生61人,覆盖法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产品设计等专业。此外,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或职业技能竞赛获奖可享受加分政策,最高可加15分投档。
  2. 国际升学与合作
    当前公开信息未明确具体国际升学数据,升学仍以国内路径为主。

就业支持

  1. 校企合作与实训资源
    学校与广汽、格力、TCL等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开设订单班,覆盖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例如,医学类专业与三甲医院合作培养护理、临床医学人才。
  2. 精准就业服务
    年均举办大型招聘会140余场,2025届毕业生7944人中提供岗位超48万个。实施“一生一策”帮扶政策,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2024届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为89.9%,自主创业81人,11个项目通过省级认定。
  3. 地方政策支持
    韶关市对本地就业毕业生提供购房补贴(硕士8万、本科3万、专科1万)、生活补贴(硕士最高2万/年)和租房补贴(2400元/年),鼓励毕业生扎根粤北地区。

升本去向

  1. 国内升学
    普通专升本学生主要升入广东省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如本校及合作高职院校。2024年专升本录取700人(含普通批313人、退役士兵61人),部分学生通过“三二分段”升入协同培养本科。2023届毕业生中,215人考取“双一流”院校或中科院系统研究生。
  2. 国际升学
    当前公开信息未明确具体国际升学数据。

就业去向

  1. 1.就业区域
    96%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其中广州(22.56%-31.3%)、深圳(12.76%-12.2%)、韶关本地(9%-15.71%)为主要就业城市,珠三角地区占比超50%。
  2. 2.行业分布
    • 教育与公共服务:占比20.37%-40.84%,师范类专业(如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毕业生进入中小学及教育管理机构。
    • 医疗与健康:护理、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流向三甲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占比13.17%。
    • 先进制造与信息技术:机械设计制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进入广汽、华为等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和智能制造。

毕业生薪资水平

  1. 应届生起薪
    2025届应届生平均月薪560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0元。教育类岗位(如幼儿园教师)起薪3500-5000元,三甲医院护理岗起薪4500-6000元,头部制造企业技术岗可达8000元以上。
  2. 行业对比
    先进制造业薪资较传统服务业高15%-20%,例如智能制造技术岗月薪6200元;信息技术类岗位(如大数据分析)起薪约5000元。
  3. 长期增长
    毕业2年平均月薪7400元(比全国高1100元),毕业5年达10100元(高2200元),毕业10年升至13900元(高3100元),制造业和医疗领域薪资增速显著。
暂无招生动态
肇庆
民办 专科(高职) 理工类
广州
民办 专科(高职) 综合类
广州
公办 本科 师范类
湛江
公办 本科 师范类
潮州
公办 本科 师范类
韶关
公办 本科 综合类
民办 本科 综合类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小助手

微信扫一扫联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