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白云学院

民办 本科 综合类
院校代码: 10822
招生电话: 020-36093333
所在地址: 西校区: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学苑路1号;北校区: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九佛西路280号

广东白云学院(简称“白云学院”,院校代码:10822)创办于1989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校共设有2个校区,分别为:西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北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高校园区),总占地面积近130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48万余人。

学科专业方面,学校构建了以工学、艺术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共设17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1个,形成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布局。在重点学科与平台建设方面,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建有智能制造、自动化等12个实验教学中心,以及6个省级科研平台。

师资方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0%,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91%;“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41%。教学科研条件方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资源总量322万册,建筑面积4.45万平方米;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与行业企业共建17个现代产业学院。


历史发展

• 1989年:广州白云应用技术学校成立,为学校前身,开展中等职业教育。

• 1994年:升格为广州白云职业培训学院,转向高等职业教育领域。

•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广东省首批民办高职院校之一。

• 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白云学院,成为广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高校。

• 200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办学水平获官方认可。

• 2013年:成为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院校”。

• 2016年:入选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2018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启动研究生教育筹备工作。

• 2021年:与多所国外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办学视野与国际化路径。

• 2023年: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专业设置 

学校设17个二级学院,开设61个本科专业,形成“工管艺为主、多科协同”体系:

• 工学类:智能制造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

• 管理学类: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 艺术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

• 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等

• 教育学类: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等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连续2次入选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 科研创新:近五年获批省、市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25项,资助资金超300万元

• 就业质量:4项教学成果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校企合作

• 学校设立产教融合发展中心,作为学校二级行政机构,统筹全校产教融合的战略规划、制度建设、项目全流程管理、资源拓展与网络体系构建,联动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落地与提质。
• 学校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与200多家知名IT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含中科曙光、浩云科技、亚信科技、佳都新太等上市公司;与中科曙光于2017年共同投资1000万元共建“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全国超级网络广东节点;校内建成50余间实验实训与科创空间,设备总额4500余万元。
• 学校牵头建设的“大湾区虚拟现实公共产业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基地)”于2024年5月28日揭牌,现场与多家企业签署实训人才合作协议,并与广州安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Unity授权产教融合中心(大湾区)示范基地”,聚焦VR/AI人才培养。
• 2024年4月10日,学校揭牌启用华为ICT学院、新工科工程技术中心、智能制造技术实验中心三大平台,并与北京精雕、深圳华中数控、广东诚飞智能、广州提迈克白云电力电子、艺昊影业、奥联服务等企业签署6项校企合作协议,完善产业学院矩阵与实践平台体系。

一、校区环境

  1. 1.地理位置:学校分西、北两个校区,均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西校区位于江高镇学苑路1号,临近江高镇商业核心区;北校区位于钟落潭镇九佛西路280号,地处广州第二大学城(钟落潭高校园区),周边有11所高校集聚。
  2. 2.建筑布局
    • 西校区:建有彩虹门、七栋教学楼(如躬行楼、至善楼)、七层弧形图书馆(藏书近156万册)及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等。
    • 北校区:以日冕广场为地标,建有现代化图书馆(含美术奇石馆、小组研修室)、体育馆(因外形被称为“电饭煲”)、标准运动场及智慧教室等。
  3. 3.环境亮点:西校区以孔子广场为中心,春季紫荆花盛开;北校区依托松山湖生态资源,拥有湖景步道、荔枝林等自然景观。

二、周边交通

  1. 1.公共交通
    • 北校区:距离地铁14号线新和站、红卫站约2公里,校门口设接驳巴士(周五及周末运营,发车间隔20分钟),可换乘公交328路、337路直达市区。
    • 西校区:地铁8号线滘心站B出口转乘便民车,或公交523路快线直达江高小塘总站。
  2. 2.共享出行:校内无共享单车,周边仅有美团共享单车零星分布,学生多依赖拼车群或黑车(单程约20元)解决短途出行。
  3. 3.长途交通:北校区距白云机场约1小时车程,西校区距广州火车站约40分钟车程。

三、周边设施

  1. 1.医疗:北校区附近有松山湖中医院(10分钟车程),西校区临近江高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2.商业
    • 北校区:润和商业步行街(3公里)、乐平嘉洲广场(含超市、影院);
    • 西校区:江高商业步行街、江村广场。
  3. 3.休闲:北江大堤骑行绿道、龙华寺(人文景点)、白云湖北门(自然景区)。

四、食宿情况

  1. 1.宿舍条件
    • 北校区:统一四人间,上床下桌,配空调、独立卫浴、洗衣机、微波炉及冰箱,电费0.67元/度,热水每月免费37元额度。
    • 西校区:4-6人间为主,部分为三房一厅格局(12-16人间),上下床配置,需自购网络交换器。
  2. 2.食堂餐饮
    • 北校区:白云轩、三立园、四季轩三个食堂,引入瑞幸咖啡、古茗、兰州拉面等品牌,支持无感支付,人均消费10-15元。
    • 西校区:一品堂、二雅厅及西餐厅,主打粤式风味,设有自助餐区。

五、文体设施

  1. 1.运动场所:标准田径场、室内游泳馆、匹克球场、网球场、攀岩场及健身房,满足多样化需求。
  2. 2.图书馆:两校区藏书总量超260万册,西校区图书馆配备智能门禁系统,北校区设美术奇石馆及24小时自习室。
  3. 3.活动场地:大礼堂(承办迎新晚会)、学术报告厅(用于讲座)、露天广场(社团活动)。

六、社团建设

  1. 1.组织架构:全校64个社团,涵盖学术科技(机器人协会)、文化艺术(醒狮社、汉服社)、体育竞技(攀岩社)及公益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六大类。
  2. 2.管理机制:由校团委统一指导,实行“一社一品”特色发展,定期举办星级社团评选及骨干培训。
  3. 3.特色社团
    • 国防教育协会:连续两年获广东省国旗护卫队比赛一等奖;
    • 赛扶协会:以商业实践助力社区发展,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七、校园活动

  1. 1.常规活动: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运动会、辩论赛及荧光夜跑。
  2. 2.特色项目
    • 科技节:联合华为举办工业机器人操作大赛;
    • 读书活动:年度“读好书·迎未来”计划,表彰阅读积极分子并举办读书分享会。
  3. 3.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社区服务、山区支教及大型赛会(如佛山50公里徒步)志愿者活动。

八、校园服务

  1. 1.生活服务
    • 快递:校内设菜鸟驿站(三立园、四季轩负一层),校外有快宝驿站。
    • 报修系统:通过企业微信“一站式服务”提交水电、网络、设备故障等报修申请,支持在线咨询。
  2. 2.学业与就业
    • 升学支持:与华南理工大学等合作专升本项目,提供考前辅导班;
    • 就业服务:与华为、OPPO等600余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超98%。
  3. 3.综合服务
    • 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学籍管理、缴费、校园卡充值等事务,实现“少跑一趟”;
    • 国际交流:与德国、泰国高校合作交换生及跨境电商培训项目。
  1. 国内升学与专项项目:

    广东白云学院提供普通专升本(专插本)等多条升学路径。

    • 普通专升本(专插本)需参加广东省统一考试,即:在校学生专科毕业时,参加广东省普通专升本统考,考入本科院校就读2年,毕业后获得该院校的全日制本科文凭。

    国际升学与合作:

    • “3+X”中外联合培养

    学校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英国密德萨斯大学、澳大利亚商业管理学院等国外院校合作,开设“3+X”本硕连读/双学位项目,覆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金融学三个专业。项目采用“国内3年+国外X年”模式:前3年在广东白云学院完成本科课程学习,达到国外院校要求后,赴国外深造1.5-2年(具体年限因院校而异),可获得广东白云学院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及国外院校硕士/学士学位


  1.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2. • 学校设立产教融合发展中心,作为学校二级行政机构,统筹全校产教融合的战略规划、制度建设、项目全流程管理、资源拓展与网络体系构建,联动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落地与提质。

  3. • 学校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与200多家知名IT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含中科曙光、浩云科技、亚信科技、佳都新太等上市公司;与中科曙光于2017年共同投资1000万元共建“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全国超级网络广东节点;校内建成50余间实验实训与科创空间,设备总额4500余万元。

    • 学校牵头建设的“大湾区虚拟现实公共产业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基地)”于2024年5月28日揭牌,现场与多家企业签署实训人才合作协议,并与广州安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Unity授权产教融合中心(大湾区)示范基地”,聚焦VR/AI人才培养。

  4. • 2024年4月10日,学校揭牌启用华为ICT学院、新工科工程技术中心、智能制造技术实验中心三大平台,并与北京精雕、深圳华中数控、广东诚飞智能、广州提迈克白云电力电子、艺昊影业、奥联服务等企业签署6项校企合作协议,完善产业学院矩阵与实践平台体系。

  5. 精准就业服务
  6. • 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求职技巧、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同时,学校还邀请企业 HR 和行业专家举办职业规划讲座和求职经验分享会,帮助毕业生了解职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 学校积极收集企业招聘信息,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给毕业生。同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毕业生的专业和求职意向,为企业推荐合适的毕业生,并为毕业生匹配合适的岗位,使就业成功率大为提升。

    • 学校每年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以及各类小型专场招聘会和企业宣讲会,邀请众多企业进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1. 就业区域
    • 80%以上毕业生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其中60%在佛山本地就业(顺德、南海区为主),20%流向广州、深圳等城市。
肇庆
民办 专科(高职) 理工类
广州
民办 专科(高职) 综合类
广州
公办 本科 师范类
湛江
公办 本科 师范类
潮州
公办 本科 师范类
韶关
公办 本科 综合类
民办 本科 综合类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小助手

微信扫一扫联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