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白云学院

民办 本科 综合类
院校代码: 10822
招生电话: 020-36093333
所在地址: 西校区: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学苑路1号;北校区: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九佛西路280号

广东白云学院(简称“白云学院”,院校代码:10822)创办于1989年,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校训为“敦品励学、求是笃行”。学校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为教育理念,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现有西校区(白云区江高镇学苑路1号)和北校区(白云区钟落潭镇九佛西路280号)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

历史发展
• 1989年:前身广州白云应用技术学校成立。
• 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东白云学院,成为广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高校之一。
• 2013年:入选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院校”,并牵头成立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
• 2017年:获批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
• 2022年: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获评“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十强”第一名。
• 2024年:与开平市政府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探索政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校区规模
学校总占地面积1350亩,建筑面积约34.2万平方米。西校区以工科、管理类专业为主,北校区侧重财经、计算机等学科,两校区均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包括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国家级实训基地等18个省级以上实践平台。图书馆藏书135万册,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超2.3亿元。

专业设置
学校设16个二级学院,开设57个本科专业,形成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为主的多学科体系:

  1. 工学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IEET工程认证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省级一流专业)。
  2. 管理学类:会计学(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物流管理(国家级教学资源库)。
  3. 艺术学类: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省级重点专业)。
  4. 特色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曙光大数据产业学院、伯朗特机器人学院,深度对接产业链需求。

教学成果
• 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166项,包括金砖国家技能大赛一等奖、德国纽伦堡发明展金牌。
•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98.5%,专业对口率82.67%,雇主满意度95%。
• 教师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
• 2023年入选“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

校企合作
学校与160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形成“六共建”产教融合模式:
• 与华为、美的集团共建订单班40余个,定向培养5G通信、智能制造等领域人才。
• 联合伯朗特智能装备共建机器人实验室,累计投入设备超3000万元。
• 牵头成立佛山市产教融合联盟,年服务企业技术研发项目超100项。
• 2024年与开平市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推动农产品加工、电商等专业与地方经济对接。

国际影响
• 与悉尼科技大学、伦敦里士满大学等20余所海外高校开展“3+2”本硕连读、双学位项目,2024年新增中澳联合培养硕士项目。
• 在泰国、印尼设立“鲁班工坊”,输出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教学标准,年培训海外学员超500人次。
• 加入“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联盟,招收沿线国家留学生120余人,2024年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帝国理工大学建立科研合作。
• 教师团队赴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学术交流,2024年国际交流活动达9场次。





一、校区环境

  1. 1.地理位置:学校分西、北两个校区,均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西校区位于江高镇学苑路1号,临近江高镇商业核心区;北校区位于钟落潭镇九佛西路280号,地处广州第二大学城(钟落潭高校园区),周边有11所高校集聚。
  2. 2.建筑布局
    • 西校区:建有彩虹门、七栋教学楼(如躬行楼、至善楼)、七层弧形图书馆(藏书近156万册)及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等。
    • 北校区:以日冕广场为地标,建有现代化图书馆(含美术奇石馆、小组研修室)、体育馆(因外形被称为“电饭煲”)、标准运动场及智慧教室等。
  3. 3.环境亮点:西校区以孔子广场为中心,春季紫荆花盛开;北校区依托松山湖生态资源,拥有湖景步道、荔枝林等自然景观。

二、周边交通

  1. 1.公共交通
    • 北校区:距离地铁14号线新和站、红卫站约2公里,校门口设接驳巴士(周五及周末运营,发车间隔20分钟),可换乘公交328路、337路直达市区。
    • 西校区:地铁8号线滘心站B出口转乘便民车,或公交523路快线直达江高小塘总站。
  2. 2.共享出行:校内无共享单车,周边仅有美团共享单车零星分布,学生多依赖拼车群或黑车(单程约20元)解决短途出行。
  3. 3.长途交通:北校区距白云机场约1小时车程,西校区距广州火车站约40分钟车程。

三、周边设施

  1. 1.医疗:北校区附近有松山湖中医院(10分钟车程),西校区临近江高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2.商业
    • 北校区:润和商业步行街(3公里)、乐平嘉洲广场(含超市、影院);
    • 西校区:江高商业步行街、江村广场。
  3. 3.休闲:北江大堤骑行绿道、龙华寺(人文景点)、白云湖北门(自然景区)。

四、食宿情况

  1. 1.宿舍条件
    • 北校区:统一四人间,上床下桌,配空调、独立卫浴、洗衣机、微波炉及冰箱,电费0.67元/度,热水每月免费37元额度。
    • 西校区:4-6人间为主,部分为三房一厅格局(12-16人间),上下床配置,需自购网络交换器。
  2. 2.食堂餐饮
    • 北校区:白云轩、三立园、四季轩三个食堂,引入瑞幸咖啡、古茗、兰州拉面等品牌,支持无感支付,人均消费10-15元。
    • 西校区:一品堂、二雅厅及西餐厅,主打粤式风味,设有自助餐区。

五、文体设施

  1. 1.运动场所:标准田径场、室内游泳馆、匹克球场、网球场、攀岩场及健身房,满足多样化需求。
  2. 2.图书馆:两校区藏书总量超260万册,西校区图书馆配备智能门禁系统,北校区设美术奇石馆及24小时自习室。
  3. 3.活动场地:大礼堂(承办迎新晚会)、学术报告厅(用于讲座)、露天广场(社团活动)。

六、社团建设

  1. 1.组织架构:全校64个社团,涵盖学术科技(机器人协会)、文化艺术(醒狮社、汉服社)、体育竞技(攀岩社)及公益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六大类。
  2. 2.管理机制:由校团委统一指导,实行“一社一品”特色发展,定期举办星级社团评选及骨干培训。
  3. 3.特色社团
    • 国防教育协会:连续两年获广东省国旗护卫队比赛一等奖;
    • 赛扶协会:以商业实践助力社区发展,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七、校园活动

  1. 1.常规活动: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运动会、辩论赛及荧光夜跑。
  2. 2.特色项目
    • 科技节:联合华为举办工业机器人操作大赛;
    • 读书活动:年度“读好书·迎未来”计划,表彰阅读积极分子并举办读书分享会。
  3. 3.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社区服务、山区支教及大型赛会(如佛山50公里徒步)志愿者活动。

八、校园服务

  1. 1.生活服务
    • 快递:校内设菜鸟驿站(三立园、四季轩负一层),校外有快宝驿站。
    • 报修系统:通过企业微信“一站式服务”提交水电、网络、设备故障等报修申请,支持在线咨询。
  2. 2.学业与就业
    • 升学支持:与华南理工大学等合作专升本项目,提供考前辅导班;
    • 就业服务:与华为、OPPO等600余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超98%。
  3. 3.综合服务
    • 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学籍管理、缴费、校园卡充值等事务,实现“少跑一趟”;
    • 国际交流:与德国、泰国高校合作交换生及跨境电商培训项目。

升本支持

  1. 多元化专升本路径
    • 普通专升本(专插本):学校组织专项辅导班,联合本科院校提供公共课与专业课系统培训,近三年平均升学率超25%。2023届毕业生中,约300人通过考试升入本科院校。
    • 自考本科衔接: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机械电子工程、会计学等专业,允许学生专科在读期间修读本科课程,部分学分互认,最快专科毕业时可同步申请本科毕业证。
    • 三二分段专升本: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实施“三二分段”协同育人项目,覆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通过转段考核后直接进入对口本科院校学习。
  2. 资源保障:图书馆设专升本专用学习区,提供历年真题及模拟题库;设立“升学奖学金”,对成功升本学生给予3000-5000元奖励。

就业支持

  1. 1.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 与美的集团、一汽大众、海天味业等200余家本地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及实训基地,开展订单班培养,毕业生直接输送至合作企业关键技术岗位。
    • 实施“3+1”教育模式(三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实习),学生实习留用率超65%。
  2. 2.精准就业服务
  3. • 建立“一人一档”就业跟踪系统,年均推送职位超1.2万个;每年举办“佛山名企专场招聘会”等大型活动超30场,企业提供岗位数与毕业生比达6:1。
    • 设立就业实习指导中心,提供职业规划、简历指导等全程化服务。
  4. 3.创业扶持:校内设省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联合佛山市人社局提供最高30万元创业贴息贷款,孵化项目聚焦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领域,学生创业率约3%,典型案例如校友创办的智能家居公司年获客超500万元。

升本去向

  1. 国内本科院校:主要升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占比40%)、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5%)、广州理工学院(15%)、广东白云学院(10%)等院校。
  2. 专业分布:以工科为主,机械类(35%)、电子信息类(25%)、汽车类(20%)为热门方向,少量学生跨考管理学、教育学等专业。

就业去向

  1. 1.就业区域
    • 80%以上毕业生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其中60%在佛山本地就业(顺德、南海区为主),20%流向广州、深圳等城市。
  2. 2.行业分布
    • 先进制造业(45%):集中于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汽车零部件、家电制造等领域,对口企业如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科达制造等。
    • 现代服务业(30%):包括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典型雇主如顺丰速运、佛山农商行。
    • 战略新兴产业(15%):如新能源(宁德时代佛山基地)、生物医药等。
  3. 3.重点雇主:美的集团、海天味业、佛山地铁、格兰仕集团等。

毕业生薪资水平

  1. 1.应届生起薪
    • 工科类专业(如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平均月薪5500-6500元,部分技术岗位(如自动化工程师)起薪超7000元。
    • 文科类专业(如电子商务、会计)平均月薪4500-5000元。
    • 整体应届生平均薪资约5200元,略高于广东省高职院校均值(5100元)。
  2. 2.中长期薪资增长
    • 毕业3年后平均月薪达7500-8500元,技术岗与管理岗涨幅显著(如美的集团技术骨干年薪超12万元)。
    • 创业群体中,约8%的创业者年收入超50万元,典型案例包括智能装备领域校友企业年营收破800万元。
  3. 3.行业对比
    • 制造业技术岗位薪资领先,平均较服务业高15%-20%。
    • 服务业毕业生起薪持平行业标准,但晋升至管理岗后薪资涨幅可达30%-50%。
暂无招生动态
肇庆
民办 专科(高职) 理工类
广州
民办 专科(高职) 综合类
广州
公办 本科 师范类
湛江
公办 本科 师范类
潮州
公办 本科 师范类
韶关
公办 本科 综合类
民办 本科 综合类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小助手

微信扫一扫联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