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简称“广城职”,英文名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院校代码13929)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校训为“立人立业”。学校定位为服务城市建设、城市服务与城市发展的综合性高职院校,是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广东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截至2024年7月,学校拥有科教城校区(广州市增城区科教大道142号)和海珠校区(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207号),总占地面积969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约1.6万人,教职工近800人,其中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比近4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5%。现任党委书记伍第政,校长李铭辉。

历史发展
• 1962年:前身广州业余大学成立,开展成人高等教育。
• 1984年: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等相继成立。
• 2005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四所成人高校合并组建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 2009年:加挂“广州社区学院”牌子,成为广州市首个社区教育机构。
• 2020年:整合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组建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 2022年:入选广东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 2023年:科教城校区正式启用,办学条件全面升级。

校区规模
• 科教城校区:主校区位于广州科教城,占地888亩,建筑面积42.9万平方米,可容纳1.8万名学生,配备智慧教室156间、实训室300余间,布局以“岭南山水校园”为特色,融合现代技术与生态景观,建有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
• 海珠校区:位于广州市中心,毗邻珠江,聚焦城市服务类专业教学与社区教育。
• 其他校区:曾设广园南、广园北、滨江、越秀等校区,2024年完成整合搬迁,形成“一核两翼”办学格局。

专业设置
学校设16个二级学院,开设48个高职专业,覆盖14个专业大类,形成三大板块:

  1. 城市建设类:市政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服务广州“制造业立市”战略。
  2. 城市服务类: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国家骨干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会展策划与管理,年均输送商贸与公共服务人才超5000人。
  3. 城市发展类:物联网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与会计,支撑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
    • 特殊教育:全国首创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填补广东省听障人群高职教育空白。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2022—2024年获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奖项200余项,包括全国工业智能挑战赛一等奖、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7项(全省排名第1)。
• 科研创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4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工程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9%,2024年达99.5%,60%入职广汽埃安、华为等头部企业,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占比超90%。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华为、联想、广电传媒等共建15个产业学院,包括“广电新媒体产业学院”“珠啤新零售产业学院”,年均开设订单班36个。
• 产教联合体:牵头成立“广州智能装备应用与服务产教联合体”“超高清视频产教联合体”,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0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超1.77亿元。
• 社会服务:年均培训退役军人、乡村技术人员超3万人次,承接“南药种植”“非遗活化”乡村振兴项目,带动产值超10亿元。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共建“中马国际学院”,开展“3+2”专升本项目;与德国F+U萨克森培训中心合作培养机电技术人才。
• 职教出海:在印尼、孟加拉国设立“鲁班工坊”,推广智能仓储与制冷技术标准;主导制定“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国际团体标准。
• 国际联盟:牵头成立“广州国际友城高职联盟”,覆盖17个国家45个成员,推动教育资源全球共享,年均选派师生100余人赴海外交流。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