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原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简称“番职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代码为12046,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院前身为1993年筹建的番禺理工学院,1997年9月正式获批并更名为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定现名。校训为“学以致用”,定位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主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市良路1342号,校园占地面积1880亩,校舍建筑面积39.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6.3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61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9万册、电子图书76万册。截至2025年3月,全日制在校生约1.3万人,教职工95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近70%,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全国技术能手6人,现任党委书记为林洽生,校长为马仁听。
历史发展
• 1993年:筹建番禺理工学院,挂靠广州大学招收首批学生。
• 1997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备案,成为全国首批公办高职院校。
• 2003年: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市属职业教育龙头院校。
•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 2019年:获评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并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30强”。
• 2025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首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验收。
校区规模
• 青山湖校区(主校区):占地1880亩,布局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专业群,建有国家级现代建筑技术公共实训中心、珠宝首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黑匣子剧场,配备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 元岗校区:聚焦产教融合,2025年新增校企合作培训中心,涵盖职业技能培训、艺考培训等功能,与广汽集团等共建实训基地。
• 设施配套:拥有国家级校内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21个,校外实践基地超270个,覆盖广汽埃安、华为等头部企业。
专业设置
学院设15个二级学院,开设53个高职专业,形成“三链协同”体系:
- 先进制造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国家级骨干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广汽合作专业),对接大湾区智能制造与汽车产业。
- 信息技术类:软件技术(金平果全国排名前50)、大数据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服务数字经济与元宇宙产业。
- 现代服务类:旅游管理(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支撑文旅与珠宝产业集群。
- 商贸金融类:大数据与会计(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大湾区商贸枢纽建设。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学生获世界技能大赛金牌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7项,连续6年蝉联广东省职业院校网络系统管理赛项冠军。
• 科研创新:教师团队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135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6项(含一等奖2项),制定《火龙果绿色栽培技术标准》等行业规范20项。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8%,80%扎根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入职广汽集团、白云机场等龙头企业,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广汽集团共建“智慧汽车产业学院”,与华为共建ICT产业学院,年均输送技术人才超6500人。
• 产教融合:牵头成立广东城建职教集团,联合3615家企业开展订单培养;与广汽埃安共建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开展“百名博士进企业”工程,解决技术难题50余项。
• 社会服务:年均培训行业人才超15万人次,承接粤港澳大湾区5G基站运维、非遗活化项目120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泰国皇家金匠学院、巴基斯坦无限工程学院共建海外分院,输出珠宝首饰技术等9项专业标准;与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开展“2+1”专本连读项目。
• 标准输出:26门课程标准被东盟国家院校采纳,《新媒体视频创作》课程获泰国教育部认证。
• 国际荣誉:入选“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获评“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典型案例院校。
一、校区环境
- 1.主校区:
•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市良路1342号,占地2067亩,校园依山傍水,拥有青山湖、西湖等5个湖泊,山水面积占比65%,绿化覆盖率高,被誉为“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和“国内最美大学之一”。
• 建筑融合现代风格与生态景观,罗马广场、艺术设计学院、珠宝学院等标志性建筑点缀其间,形成“立志、修身、读书”的佳境。 - 2.科教城新校区(规划中):
• 位于广州增城区朱村街,计划2024年启用,配备现代化实训楼、体育馆及9000个宿舍床位,强化产教融合功能。
二、周边交通
- 1.地铁/公交:
• 邻近地铁3号线市桥站和21号线长平站,可转乘番12路、67路、68路等公交直达校门。
• 校门口设“理工学院站”“龙湾路口”等公交站点,接驳广州南站(约15分钟车程)及市区商圈。 - 2.自驾/高速:
• 经东新高速(S39)沙湾出口直达,校内设停车场;邻近广佛肇高速,自驾至顺德、佛山等地便捷。
三、周边设施
- 1.医疗:
• 邻近金湾区人民医院(三甲)、沙湾镇医疗机构,校内医务室提供基础医疗服务。 - 2.商业:
• 校内有吉玛超市、菜鸟驿站;校外方大城商业综合体含餐饮、影院,覆盖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等品牌门店。 - 3.休闲:
• 靠近国家4A级景区宝墨园、沙湾古镇及5A级长鹿农庄,校内湖泊与林荫步道为散步打卡点。
四、食宿情况
- 1.宿舍条件:
• 分为东区(男生宿舍)和西区(女生宿舍),以4-6人间为主,配备空调、独立卫浴、洗衣机及WiFi,住宿费1100-1500元/学年。
• 西区宿舍为新建楼栋,环境更优;东区邻近教学楼和运动场,生活便利。 - 2.食堂餐饮:
• 设东、西区共6个食堂,提供粤式烧腊、麻辣烫、竹筒饭等各地风味,引入麦当劳、Q堡堡等品牌,人均消费8-12元。
五、文体设施
- 1.运动场所:
• 配备标准400米塑胶跑道、恒温泳池、灯光篮球场及足球场,体育馆可承办大型赛事。 - 2.图书馆:
• 藏书总量超139万册,电子资源3.3万GB,设24小时自习区及多功能会议室,支持人脸识别入馆。 - 3.特色场馆:
• 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及无人机实训室支持专业实践;实验剧场承办迎新晚会、音乐节。
六、社团建设
- 1.组织架构:
• 全校共40余个社团,涵盖学术科技(无人机协会)、文化艺术(茶韵社、音舒弦乐社)、体育竞技(篮球社)及公益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四大类。 - 2.特色社团:
• 国旗护卫队:年均组织升旗仪式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获省级“优秀学生社团”提名。
• 青鹰禁毒社: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助力构建无毒校园。
七、校园活动
- 1.常规活动:
• 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运动会(含荧光夜跑、篮球联赛)年均举办,参与人数超5000人次。 - 2.特色项目:
• 非遗文化进校园:邀请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演出经典剧目,举办汉服文化节、香囊制作等活动。
• 科技文化节:与华为、中兴合作,开展5G技术应用、无人机技能赛,年均吸引64支团队参赛。
八、校园服务
- 1.生活服务:
• 快递:菜鸟驿站、京东快递进驻,支持无人车配送;宿舍区设智能快递柜及公共洗衣机。
• 智慧校园:集成“校园码”系统,支持消费支付、门禁通行,宿舍水电费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自助充值。 - 2.学业与就业:
• 升学支持: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专升本项目,升学率逐年提升至35%。
• 就业服务:与广汽集团、腾讯云等200余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超98%,部分专业实现“入学即入职”。 - 3.综合服务:
• 心理咨询: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覆盖学业压力、职业规划等需求;校内设“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
• 后勤保障:通过“智慧校园”APP在线报修,24小时内响应;宿舍免费赠送水电(每人每年660度电、56立方水)。
升本支持
- 普通专升本考试与专项项目:
学生可通过广东省普通专升本考试(专插本)升入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提供考前辅导支持。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3+2贯通培养班”,学生完成三年高职学习并通过转段考核后可直接升入本科。学校推行“相沟通自考专升本”项目,专科课程可认定为自考本科成绩,合作院校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学生最快可在专科毕业时申请本科文凭。此外,学校正在推进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广州职业技术大学”,目前已通过省级评估,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本科办学。 - 国际升学与合作:
学校与韩国东国大学、日本京都艺术大学等海外院校合作开展“2+2”专本连读项目,学生完成国内课程后可赴海外攻读影视制作、中医药文化传播等专业学位,部分学生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国际升学无需统一考试,仅需提供学术及雅思成绩,学校提供全程留学支持。
就业支持
- 校企合作与行业资源:
学校与粤港澳大湾区20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包括广汽集团、华为、腾讯、周大福等知名企业,共建智能制造、珠宝设计等实训基地,实习留用率超65%。重点专业如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等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8%,2023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8.55%。订单培养率超50%,与广汽埃安、碧桂园等企业签订定向协议,精准对接行业需求。 - 精准就业服务:
年均举办大型招聘会,2023年组织12场专场双选活动、90场企业宣讲,提供岗位近5万个。实施“一人一档”帮扶政策,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并提供求职创业补贴(3000元/人)、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政策支持。 - 创业与职业技能支持:
校内设省级创新创业基地,孵化短视频制作、跨境电商创业等项目,校友企业年营收最高达500万元。毕业生“双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获取率超80%,如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可考取1+X珠宝鉴定证书,智能制造专业学生可获工业机器人操作认证。
升本去向
- 国内升学:
普通专升本学生主要升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以建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2023届毕业生中,1300余人通过专升本考试升入本科院校。若学校成功升格为“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未来可直接升入本校本科相关专业。 - 国际升学:
通过“2+2”项目升学的学生可进入韩国东国大学(影视制作专业)、日本京都艺术大学(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向)等,部分学生进入国际企业或继续攻读硕士。
就业去向
- 1.就业区域:
96%以上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其中广州占比61.23%、深圳9.57%、佛山6.05%,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智能制造、珠宝加工等产业聚集区。 - 2.行业分布:
• 智能制造与信息技术:45%毕业生进入广汽埃安、华为、格力等企业,从事工业机器人调试、软件开发等岗位,对口率超90%。
• 珠宝设计与现代服务业:20%进入周大福、六福珠宝等企业从事设计、鉴定工作,15%参与跨境电商运营或创办设计工作室。
3.重点雇主:广汽集团、南方航空、腾讯云、周大福集团等。
毕业生薪资水平
- 应届生起薪:
2023届毕业生平均月薪5148.66元,核心岗位如智能制造技术岗起薪5000-8000元,信息技术类(如软件开发)可达6000元以上,珠宝设计岗部分月薪超1万元。 - 行业对比:
智能制造技术岗起薪较传统服务业高15%-20%,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薪资涨幅显著,部分头部企业技术岗月薪超1万元。珠宝行业技术岗(如高级鉴定师)因技能稀缺性,薪资可达8000-12000元。 - 长期增长:
毕业2年平均月薪约6300元,毕业5年达8600元,进入广汽、华为等大型企业或担任管理岗的毕业生年薪可达8万-12万元。汽车试验助理工程师等岗位因技术积累,薪资涨幅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