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 梅州

公办 本科 综合类
院校代码: 10582
官方网站: https://www.jyu.edu.cn/sy.htm
招生网站: https://zs.jyu.edu.cn/portal/index_dsnc.action
招生电话: 0753-2186877
所在地址: 广东省梅州市梅松路100号嘉应学院

嘉应学院(院校代码10582)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校训为“勤俭诚信、立己树人”,定位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粤东地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主校区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设江北、江南、程江、黄塘4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400亩,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60万册、电子图书105.45万种。截至2025年3月,全日制在校生约2.6万人,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正高级职称146人、副高级职称409人,博士417人。现任党委书记为陈文海,校长为陈文海(兼)。

历史发展
• 1913年:前身为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开启百年师范教育历史。
• 1982年:升格为嘉应师范专科学校,纳入省级高等教育体系。
• 2000年:嘉应大学与嘉应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嘉应学院。
• 2003年:梅州市卫生学校并入,成立医学院,完善医学教育体系。
• 2018年:入选“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建设高校,强化区域教育标杆地位。
• 2021年:办学体制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 2024年: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成为广东省唯一同时拥有“一园两站”(大学科技园、博士工作站、科技专家工作站)的高校。

校区规模
• 主校区:江北校区(梅松路100号)、江南校区(华南大道19号)、程江校区(大新西路241号)、黄塘校区(黄塘路146号),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配备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
• 设施配套:教学区实现5G和WiFi全覆盖,图书馆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宿舍分为东区、中区、南区,配备空调及独立卫浴;校园环境为“广东省文明校园”“广东省花园式大学”,拥有标准化运动场、游泳池及艺术剧场。

专业设置
学院设22个二级学院,学科涵盖11个门类,开设63个本科专业:

  1. 教育类:小学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学前教育(省级重点),年均输送基础教育师资超3000人。
  2. 医学类:临床医学、护理学(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药学(省级品牌专业),服务基层医疗与健康产业。
  3.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对接数字经济与5G技术研发。
  4. 工程类:土木工程(IEET工程认证)、电子信息工程,支撑先进制造业与智慧城市建设。
  5. 人文社科类:汉语言文学(客家文化研究特色)、法学(卓越法律人才计划),弘扬客家文化与区域社会治理。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2100余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0项、国家级体育竞赛冠军150项。
• 科研创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制定《潮菜原料学》等行业标准20项,科研经费总额超2800万元。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0%,60%入职广东省内二甲以上医院、中小学及知名企业,部分学生通过“3+1”专本连读项目升学。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华为共建“数字基座”智慧校园,联合培养ICT产业人才;与TCL、德赛西威开设订单班,年均输送技术人才超1500人。
• 产教融合:牵头成立“惠州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教联合体”,联合323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400余个,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0余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超1200万元。
• 社会服务:年均培训乡村医生、退役军人超3万人次,承接非遗活化与乡村振兴项目120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实施学分互认及“3+1”专本连读项目,覆盖护理、计算机等专业。
• 文化辐射:在马来西亚设立“鲁班工坊”推广中医康复技术,留学生项目入选“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典型案例”,累计培养国际学生近400名。
• 标准输出:参与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幼儿园教师能力标准》,推动客家文化与中医药技术海外传播。

一、校区环境

  1. 主校区布局
    • 嘉应学院共有江北校区(主校区)、江南校区、黄塘校区和程江校区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625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江北校区为核心教学区,绿化覆盖率高,校园内绿树成荫,融合现代建筑与人文景观,如钟湖亭、东坡亭、葛洪广场等文化地标。
    • 特色设施包括田家炳图书馆(藏书超216万册)、全媒体产教融合中心、世纪广场(学生活动主要场地)以及中医药文化展厅(含中药标本馆),形成“一草一木皆文化”的沉浸式育人环境。
    • 校区划分明确,江北校区以教学和运动设施为主,江南校区以食宿和休闲为特色,黄塘校区为医学院专用。

二、周边交通

  1. 1.公共交通
    • 江北校区邻近公交站“嘉应学院站”,5路、201路、K1路等8条线路直达,接驳惠州火车站、仲恺汽车站;惠州南站(高铁站)距离校区约3.2公里,可搭乘出租车或城际快线抵达。
    • 交通隐患:西门205国道路口车流量大,人行道无红绿灯,存在安全隐患,建议绕行或结伴过马路。
  2. 2.自驾/打车
    • 经京港澳高速(G4)钟落潭出口或惠南大道直达,校内设停车场;周边小区提供约1000个停车位。

三、周边设施

  1. 1.医疗
    • 邻近金湾区人民医院(三甲),校内设医务室提供基础诊疗服务。
  2. 2.商业
    • 校内设吉玛超市、菜鸟驿站;周边有乐活小镇(含麦当劳、瑞幸咖啡)、庆达广场(含海底捞)等商业综合体,满足日常购物需求。
  3. 3.休闲
    • 靠近惠州西湖(国家5A级景区)、罗浮山、沙湾古镇等自然与文化景点;校门口公交可快速抵达印象城购物中心等商圈。

四、食宿情况

  1. 1.宿舍条件
    • 房型:分东区、中区、南区宿舍,以东区设施最优。东20栋为智能化电梯公寓(4人间上床下桌),配备空调、独立卫浴、太阳能热水器;中区宿舍含上下铺8人间,南区以“别墅区”为特色,住宿费750-1300元/学年。
    • 管理:门禁时间周日至周四23:00,周五/六23:30;公共区域设洗衣机、直饮水机,热水供应时段16:30-22:30。
  2. 2.食堂餐饮
    • 设中区、东区、南区三大食堂及亮湖楼(学生评价最高),提供粤式烧腊、麻辣烫、自选称重菜品;早餐6:30-8:00,夜宵至22:00,人均消费8-15元。

五、文体设施

  1. 1.运动场所
    • 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灯光篮球场、羽毛球馆、毽球场;校内泳池夏季开放,体育馆承办篮球联赛等赛事;在建游泳馆(含恒温泳池)预计2026年启用。
  2. 2.图书馆
    • 田家炳图书馆藏书超216万册(含电子资源40万种),设24小时自习区、静音仓及智能管理系统,支持人脸识别入馆。
  3. 3.1特色场馆
    • 实验剧场承办迎新晚会、音乐节;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支持直播实训;非遗艺术教育中心展示醒狮、水族舞等技艺。

六、社团建设

  1. 1.组织架构
    • 全校共70余个社团,涵盖学术科技(无人机协会、计算机协会)、文化艺术(酷漫舍、书画协会)、公益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等7大类,由社团联合会统一管理。
  2. 2.特色社团
    • 酷漫舍:A级社团,年均举办动漫展、Cosplay活动。
    • 客家山歌协会:传承非遗文化,年均举办超20场展演。
    • 国旗护卫队:年均组织升旗仪式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七、校园活动

  1. 1.常规活动
    • 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年均参与超5000人次)、运动会(含荧光夜跑、篮球联赛)。
  2. 2.特色项目
    • 非遗文化进校园:与广东汉剧研究院合作展演醒狮、水族舞,年均举办20场活动。
    • 创新创业大赛:联合华为、京东孵化“随行5G通信终端”项目,2024年“蔚蓝科技”团队获省级创新银奖。
    • 雷锋月活动:组织校园清洁、献血宣传、地铁志愿活动,年均覆盖师生超2000人次。

八、校园服务

  1. 1.生活服务
    • 智慧校园:集成“校园一卡通”系统,支持门禁、消费支付、水电充值;宿舍区设无人车“小蛮驴”配送快递,食堂开通线上点餐小程序。
    • 便民服务日:每月提供修鞋、剪发、手机贴膜等免费服务,提升校园生活便利性。
  2. 2.学业与就业
    • 升学支持:与韩国庆南大学开展“3+1”专本连读项目,升学率连续四年居省内前列。
    • 就业服务:与TCL、亿纬锂能等323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超96%。
  3. 3.综合服务
    • 心理咨询: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线上预约覆盖学业压力、职业规划等需求;2025年举办“心艺交融”心理手工创作大赛。
    • 退役军人服务站:粤东首个高校服务站,提供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服务。

升本支持

  1. 普通专升本考试与专项项目
    嘉应学院提供统招专升本(专插本)、自考专升本及成人高考专升本等多种升学途径。学校与汕头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成人高等本科教育,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符合条件的“专升本”学生可获学士学位。此外,学校开设自考本科班,专科课程可部分认定为自考本科成绩,学生最快可在专科毕业时同步申请本科文凭。针对退役大学生士兵,学校实施免文化课考试专升本政策,需通过综合考查择优录取,2025年计划招生涉及法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2. 国际升学与合作
    学校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桑德兰大学等探索“专升硕”项目,但具体数据尚未公开。当前升学支持仍以国内路径为主,国际升学通道主要依托与港、澳、台及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

就业支持

  1. 校企合作与实训资源
    学校与TCL、华为、阿里巴巴等500余家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覆盖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教育等领域。推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如与伯恩光学合作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订单班,学生实习后可直转正。
  2. 精准就业服务
    年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40余场,2024届提供岗位超8万个,初次就业落实率达97%。实施“一生一策”帮扶政策,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并为733名毕业生申请求职创业补贴约219.9万元。通过“就业桥”平台提供AI面试辅导、简历优化等服务,覆盖电商运营、公共服务等岗位。
  3. 职业资格与基层就业引导
    毕业生“双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获取率较高,如护理专业考取护士资格证,药学专业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学校注重服务基层,超70%毕业生流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单位,契合国家“强基层”政策。

升本去向

  1. 国内升学
    普通专升本学生主要升入广东省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如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医科大学、韶关学院等,热门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学、法学等。2023届毕业生升学深造率为13.47%,部分学生考入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
  2. 国际升学
    当前公开信息未明确具体国际升学数据,但学校与英国高校合作的“专升硕”项目为部分专业提供升学通道。

就业去向

  1. 1.就业区域
    89.47%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中广州(15.63%)、梅州(14.20%)、深圳(13.76%)占比最高。
  2. 2.行业分布
    • 教育与公共服务:占比41.5%,毕业生进入中小学、幼儿园及教育管理部门,如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超60%从事教学工作。
    • 医疗与健康:占比11.7%,就职于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护士、康复治疗师等岗位。
    • 先进制造与信息技术:占比8.1%,进入TCL、亿纬锂能等企业,从事智能制造、新能源技术等岗位。
    • 商贸与互联网:占比5.7%,就职于唯品会、阿里巴巴等企业,从事电商运营、数据分析等。

毕业生薪资水平

  1. 应届生起薪
    2025届应届生平均月薪4700元,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300元)。三甲医院护理岗起薪4500-6000元,教育类岗位(如幼儿园教师)平均月薪3500-5000元,头部企业技术岗可达8000元以上。
  2. 行业对比
    先进制造业薪资较传统服务业高15%-20%,如伯恩光学技术岗月薪6200元;教育行业薪资浮动较大,三甲医院护士月薪可达8000元。
  3. 长期增长
    毕业2年平均月薪5700元(比全国低600元),毕业5年达9300元(高全国1400元),毕业10年升至14400元(高全国3600元)。
暂无校园动态
暂无招生动态

模拟智能填报系统

同分数段院校

更多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理工学院
25年院校录取最低分:
广州华立学院
广州华立学院
25年院校录取最低分: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5年院校录取最低分:
嘉应学院
嘉应学院
25年院校录取最低分:
岭南师范学院
岭南师范学院
25年院校录取最低分: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