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 江门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简称“江医职”,院校代码: 14610)创办于1958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校共设有1个校区,为:校本部(位于江门市),总占地面积约946亩。
学科专业方面,学校构建了以中医药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共设9个二级学院,开设高职专业总计32个,形成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需求的特色专业布局。在重点学科与平台建设方面,学校拥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中药学、中医康复技术、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国控专业4个(中医学、针灸推拿、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建有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门健康产品分中心、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开发及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历史发展
• 2017年: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江门市人民政府举办。
• 2018年: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并首次招生,首批开设中医学、针灸推拿、中药学等专业。
• 2019年:校园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办学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2020年:深化产教融合,与江门市内多家医院、药企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 2021年:新增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养生保健等专业,优化中医药健康服务类专业布局。
• 2022年:推进“岗课赛证”融通,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
• 2023年:入选广东省职业教育“十四五”重点建设院校,服务地方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 2024年:持续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院(企)合作,提升中医药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专业设置
学校设9个二级学院,开设32个高职专业,形成"中医药特色鲜明"体系:
• 中医药类:中医学、针灸推拿、中药学、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等
• 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
• 医学技术类: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
• 健康服务类: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
• 药学食品类:药学、食品检测技术等
教学成果
• 荣誉竞赛:学院在全国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广东省中药传统技能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中药学、针灸推拿等专业团队多次斩获省级以上奖项。
• 科研创新:聚焦岭南中医药特色,近三年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研发中药制剂及健康产品10余种。
• 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7%,专业对口率超90%,8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基层医疗机构与中医药健康产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6%。
校企合作
• 校企共建特色产业学院
与行业企业共建陈皮产业学院(2021年5月31日揭牌);与江门光明眼科医院共建“眼视光技术产教融合实践基地”(2024年1月8日挂牌),围绕人才培养、课程与实践教学改革、师资共享与标准共建等开展深度合作。
• 校外实践基地与实践教学
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等医疗机构长期合作,开展“现代师承制”视频教学与临床实践,打造贴近岗位的教学场景;并与宝娜美业、国大药房、大参林药房、南北药业等企业持续合作,推进“双精准”对接与实践育人。
一、校区环境
- 1.主校区:
• 位于江门市蓬江区龙湾路4号,毗邻圭峰山国家4A级风景区,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总占地约320亩。
• 校区内设有现代化教学楼、图书馆(藏书69.5万册)、中医药展览馆(含1600多种中药标本及VR互动设备)以及药用植物园(种植450余种中草药)。
• 校园景观包括静心湖、鲁班广场、经方柱等特色文化建筑,融合中医药文化元素。 - 2.建设亮点:
• 2023年启动体育馆和标准400米田径场建设项目,预计2025年完工,新增羽毛球场、篮球馆等设施。
• 校园以生态化设计为特色,绿化覆盖率高,被誉为“最美校园”,图书馆配备24小时自习区。
二、周边交通
- 1.公共交通:
• 校门口设24路、60路、53路公交,直达江门东站(高铁站)、市区及江门汽车总站,车程约15-30分钟。
• 定制接驳车往返地铁站(单程约5元),共享电动车覆盖校门口,短途出行便捷。 - 2.长途交通:
• 距广州白云机场约1.5小时车程,距江门东站(高铁站)15分钟车程。
三、周边设施
- 1.医疗:
• 邻近江海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校内设门诊部,提供基础医疗服务。 - 2.商业:
• 顺盈时代广场(3公里内)含超市、影院;龙洞步行街、天河商圈(需乘车约20分钟)提供餐饮购物选择。 - 3.休闲:
• 圭峰山国家4A级风景区(步行可达)、龙溪湖公园(邻近校区),适合登山、骑行等户外活动。
四、食宿情况
- 1.宿舍条件:
• 新宿舍:4人间为主,上床下桌,配备空调、独立卫浴(干湿分离)、电梯及直饮水系统,电费0.68元/度。
• 旧宿舍:8人间上下铺,独立卫浴、空调,部分宿舍楼无电梯。
• 宿舍楼设洗衣房,热水24小时供应,每月免费37元热水额度。 - 2.食堂餐饮:
• 设两个食堂,涵盖粤式茶点、麻辣烫、西式快餐等,人均消费10-15元;引入瑞幸咖啡、蜜雪冰城等品牌。
• 第二食堂支持智能无感支付,提供自助称重计价菜品。
五、文体设施
- 1.运动场所:
• 现有篮球场、标准田径场,新建体育馆(含室内游泳馆、羽毛球场)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
• 临时运动场设乒乓球台、健身器材,满足日常锻炼需求。 - 2.图书馆:
• 藏书69.5万册,配备电子阅览室及24小时自习区,中医药专业书籍占比突出。 - 3.活动场地:
• 大礼堂承办迎新晚会、毕业典礼;静心湖露天广场常举办社团展演及音乐节。
六、社团建设
- 1.组织架构:
• 全校40余个社团,涵盖学术科技(针灸推拿协会)、文化艺术(读者协会、书画社)、体育竞技(裁判协会、电竞社)、公益实践(晴心环保协会)四大类。 - 2.特色社团:
• 针灸推拿协会:开展社区义诊、技能竞赛,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学生社团”称号,累计服务超7800人次。
• 读者协会:组织读书分享会、信息素养培训,打造书香校园文化。
• 裁判协会:承办校级篮球赛、羽毛球赛,培养体育竞技管理人才。
七、校园活动
- 1.常规活动:
• 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运动会(含荧光夜跑),全年覆盖文化体育领域。 - 2.特色项目:
• 科技节:联合企业展示智能医疗设备、中药制剂技术,深化产教融合。
• 爱心义卖:年均筹款超3万元,资助困难师生,2025年活动吸引3000人次参与。
• 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举办“榴粤杯”演讲比赛,促进多民族文化融合。 - 3.志愿服务:
• 常态化开展社区义诊(如华园社区、南园社区)、山区支教,学生年均服务时长超50小时。
八、校园服务
- 1.生活服务:
• 快递:校内设菜鸟驿站(修身楼),支持自助取件;校外乐收驿站覆盖更多物流品牌。
• 报修系统: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提交申请,24小时内响应维修。 - 2.综合服务:
- • 校服采购:通过公开招标提供定制校服,单价275元/套,含深、浅两套服装。
• 防诈宣传:定期联合警方开展反诈讲座,提升学生防骗意识。
- 国内升学与专项项目: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提供普通专升本(专插本)、成人高考专升本等多条升学路径。
• 普通专升本(专插本)需参加广东省统一考试,即:在校学生专科毕业时,参加广东省普通专升本统考,考入本科院校就读2年,毕业后获得该院校的全日制本科文凭。
• 成人高考专升本:毕业后可通过成人高考报考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院校的业余本科专业。
国际升学与合作:
学校与韩国江原大学、西班牙拉科鲁尼亚等学校、香港东华学院及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继续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合作,为有志于学历提升的学生提供途径。具体可咨询学校的对外联络部门、继续教育学院。
- 就业与产教融合:
• 校企共建特色产业学院 -
与行业企业共建陈皮产业学院(2021年5月31日揭牌);与江门光明眼科医院共建“眼视光技术产教融合实践基地”(2024年1月8日挂牌),围绕人才培养、课程与实践教学改革、师资共享与标准共建等开展深度合作。
• 校外实践基地与实践教学
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等医疗机构长期合作,开展“现代师承制”视频教学与临床实践,打造贴近岗位的教学场景;并与宝娜美业、国大药房、大参林药房、南北药业等企业持续合作,推进“双精准”对接与实践育人。
- 特色订单班:
• 订单定向培养(卫生专项)2025年继续实施“订单定向培养医学大学生”项目,计划招生137人,其中:临床医学59人、中医学78人;面向广东省内户籍考生,安排在专科提前批填报志愿;学生在校学习不转学不转专业,毕业后按协议到定向单位服务6年(专科不含衔接助理全科医生培训2年);
• 与大参林医药集团在“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围绕医药流通与健康服务等产业链岗位实施定制化培养,实现课程—实训—实习—就业的贯通式育人。
• 校地企协同(南粤家政方向):获评“南粤家政省级培训示范基地”,年均培训近4000人次;将药膳、凉茶、艾灸、中草药辨识等中医药特色融入家政人才培养,服务“一老一小”与大健康产业链。
- 精准就业服务:
• 与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门市卫生健康局、江门市就业服务中心等联合开展就业服务,提供岗位发布、政策咨询、专场宣讲与双选等综合服务;• 学校积极收集企业招聘信息,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给毕业生。同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毕业生的专业和求职意向,为企业推荐合适的毕业生,并为毕业生匹配合适的岗位,使就业成功率大为提升。
• 学校每年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以及各类小型专场招聘会和企业宣讲会,邀请众多企业进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 就业区域:
• 95%以上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其中珠三角地区占比71%,广州(33.5%)、深圳(17.3%)、佛山(7.36%)为主要就业城市。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