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广州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简称“广东生态职院”,院校代码: 14509)创办于1953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校共设有2个校区,分别为:天河校区(位于广州市)、海珠校区(位于广州市),总占地面积约700亩,另有校外实训基地150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万余人。
学科专业方面,学校构建了以生态林业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共设10个二级学院,开设高职专业总计46个,形成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专业布局。在重点学科与平台建设方面,学校拥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建有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等平台,并与200余家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
师资方面,学校现有教职工775人,其中专任教师689人,具有博士学历教师120人。教学科研条件方面建有省级产教融合实践基地8个。
历史发展
• 1953年:广东省林业学校成立,是学校办学最早的主体之一,专注林业技术教育。
• 1984年:广东省水利电力学校部分资源并入,拓展水利相关专业。
• 1999年:广东省林业学校与广东省林业技工学校合并,进一步强化林业职业教育。
• 201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广东省林业学校为基础升格为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成为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 2015年: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首批开设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专业。
• 2016年:入选广东省首批“绿色校园”示范建设单位,突出生态办学特色。
• 2018年:与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深度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
• 2019年:新增森林生态旅游、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等专业,完善生态环境类专业群。
• 2020年:推进“产教融合、校地合作”,服务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
• 2023年:持续深化林业与生态领域职业教育改革,打造华南地区生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专业设置
学校设10个二级学院,开设46个高职专业,形成“生态特色鲜明”体系:
• 林业工程类:林业技术、园林技术、风景园林设计等
• 海洋渔业类:海洋渔业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等
• 园艺食品类:园艺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等
• 艺术设计类: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
• 旅游文化类: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等
•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等
• 经济贸易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
• 智能制造类: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
• 航海技术类: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等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3年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技能大赛获奖150项
• 科研创新:近三年立项科研项目150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 就业质量: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7.91%,专业对口率达90.35%
校企合作
• 平台与共同体建设:牵头组建全国自然保护地产教融合共同体,获批现代海洋与渔业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多个全国性产教融合平台;在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现代林渔业生产实训基地”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标杆奖”,“依托先进制造产业学院打造两院一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获“产教融合优秀案例奖”。• 校企共建与实训:与行业龙头共建先进制造产业学院,以海尔智家供应链华南园区为基地,开展“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建设海尔技能训练中心、智慧制冷空调实训基地等,形成“产学研用创”一体化育人环境。
一、校区环境
- 1.校区分布:
• 天河校区(北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297号,占地面积约700亩,校园依山而建,绿化覆盖率高,毗邻华南国家植物园、龙眼洞森林公园,被誉为“森林中的大学”。
• 天河校区(南区):与北区隔街相望,以“智能化”为亮点,宿舍配备独立洗衣机、直饮水机等设施,拥有网红打卡地“态DO”创意空间。
• 海珠校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5号,邻近琶洲会展中心,以产教融合为特色,校园设施紧凑实用。 - 2.环境亮点:
• 天河校区以“绿色校园”著称,校内可爬山、观湖,教学楼及宿舍空调全覆盖;海珠校区融合现代都市与产业文化,邻近商业中心。
二、周边交通
- 1.天河校区:
• 地铁:校门口即地铁6号线龙洞站D出口(步行约189米),广佛东环城际铁路龙洞站(步行50米,2025年开通)。
• 公交:邻近“林校站”公交站,多路公交直达市区及广州南站。 - 2.海珠校区:
• 地铁:邻近地铁11号线赤沙站(步行约10分钟),距广州塔、大学城约15分钟车程。
• 共享出行:校门口设共享电动车,短途出行便捷。
三、周边设施
- 1.医疗:
• 天河校区邻近金湾区人民医院,校内设医务室;海珠校区靠近天河区中医院。 - 2.商业:
• 天河校区周边有龙洞步行街(植物园地铁站1站可达),涵盖餐饮、购物、娱乐;海珠校区邻近琶洲商圈。 - 3.休闲:
• 天河校区靠近龙眼洞森林公园、火炉山公园;海珠校区邻近广州塔、国际生物岛。
四、食宿情况
- 1.宿舍条件:
• 天河校区(北区):男生宿舍以8-10人间为主,女生宿舍6-8人间,配备空调、独立卫浴,住宿费900-1200元/年。
• 天河校区(南区):6-8人间为主,部分宿舍配备吧台式桌椅,住宿费700元/年。
• 海珠校区:4-8人间,部分宿舍为“上床下桌”,空调全覆盖。 - 2.食堂餐饮:
• 天河校区设A级食堂(两层),提供粤菜、川湘风味及自选称重菜品,人均消费10-15元;海珠校区食堂以经济套餐为主,特色菜品包括韩式锅仔饭、麻辣香锅。
五、文体设施
- 1.运动场所:天河校区设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篮球场及在建体育馆(含恒温泳池);海珠校区配备羽毛球场及足球场。
- 2.图书馆:天河校区图书馆藏书超70万册,电子资源13.4TB;海珠校区以实用书籍为主。
- 3.活动场地:大礼堂承办迎新晚会及毕业典礼,知行湖广场举办音乐节,创业广场用于社团展演。
六、社团建设
- 1.组织架构:全校共59个社团,分学术科技(无人机协会)、文化艺术(英歌舞社、浮生阁汉服社)、体育竞技(龙狮社)、公益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四大类。
- 2.特色社团:
• 茶艺与茶文化协会:传承非遗茶艺,年均开展茶艺表演、制茶体验等活动,获省级优秀示范团队称号。
• 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助农直播、乡村墙绘项目,获省级优秀团队称号。
七、校园活动
- 1.常规活动: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运动会(含荧光夜跑)。
- 2.特色项目:
• 绿美志愿服务:年均组织2000人次参与植树造林、古树养护,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 非遗文化进校园:举办汉剧展演、香囊制作,邀请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演出经典剧目。
• 周末大舞台:每周举办学生才艺展演,参与者可获综测加分。
八、校园服务
- 1.生活服务:
• 快递:天河校区设菜鸟驿站,支持无人车“小蛮驴”配送;海珠校区设智能快递柜。
• 报修系统:通过“智慧广生态”APP在线提交,24小时内响应维修,水电费线上缴纳。 - 2.综合服务:
- • 心理咨询:引入专业机构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
• 校园卡:集成门禁、消费、图书借阅功能,支持小程序充值及挂失。
- 国内升学与专项项目: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提供普通专升本(专插本)、自考(相沟通)专升本等多条升学路径。
• 普通专升本(专插本)需参加广东省统一考试,即:在校学生专科毕业时,参加广东省普通专升本统考,考入本科院校就读2年,毕业后获得该院校的全日制本科文凭。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备考专升本(专插本),学校在校内开设考前辅导班,覆盖政治、英语、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等科目。
• 自考(相沟通)专升本是学校与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汕头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的“自考专升本”项目,部分专业课程采用“委考”形式。在校专科考生的专业课成绩,可部分认定为自考本科成绩,学生最快可在专科毕业时同步申请本科文凭。同时,部分“自考专升本专业”可免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公共英语”等基础统考科目。
国际升学与合作:
学校与英国约克圣约翰大学 合作开展“3+1”专硕连读:在广东生态完成3年专科及硕士预科,达到要求后赴英攻读1年硕士,最快4年可获得专科文凭和英国硕士学位 。具体可咨询学校的对外联络部门、继续教育学院。
- 就业与产教融合:
• 平台与共同体建设:牵头组建全国自然保护地产教融合共同体,获批现代海洋与渔业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多个全国性产教融合平台;在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现代林渔业生产实训基地”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标杆奖”,“依托先进制造产业学院打造两院一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获“产教融合优秀案例奖”。
• 校企共建与实训:与行业龙头共建先进制造产业学院,以海尔智家供应链华南园区为基地,开展“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建设海尔技能训练中心、智慧制冷空调实训基地等,形成“产学研用创”一体化育人环境。
特色订单班:
• 智能制造方向:与海尔智家供应链华南园区联合实施“海尔工业机器人班”(现代学徒制),实行“双导师制”“定岗双元、工学交替”,课程由企业“海享学”平台与校内课程协同,企业导师入校授课,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闭环。
• 与佛山领拓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署“领拓跨境订单班”联合培养协议,同步授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企业真实项目与岗位实训提升学生跨境电商运营能力。
• 生态环境与检测:与绿色链(广东)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举办首届“绿色链订单班”,设立“绿色链奖学金”,并通过校企师资互聘强化行业前沿教学与实践。• 旅游与酒店:与广州星河湾集团共办订单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并提供奖学金与专业技术指导,聚焦高星级酒店与文旅服务岗位能力塑造。
- 精准就业服务:
• 校领导统筹、部门协同,形成“就业+创业”联动与“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机制,常态化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推进“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提前布局岗位推荐;完善“就业监测与精准评价”机制,以数据反馈优化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面向学生与就业辅导员开展简历制作、求职技能等专题培训;对困难学生实施精准摸底与精准帮扶,提升就业质量与满意度。
• 学校积极收集企业招聘信息,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给毕业生。同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毕业生的专业和求职意向,为企业推荐合适的毕业生,并为毕业生匹配合适的岗位,使就业成功率大为提升。
• 学校每年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以及各类小型专场招聘会和企业宣讲会,邀请众多企业进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 就业区域:
94%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珠三角地区占比84.24%,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其中,湛江和东莞各吸纳50%就业学生。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