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肇庆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简称“广信学院”,院校代码:14427)始创于2012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校坐落于广东肇庆(大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约60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
学科专业方面,学校构建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财经商贸、医药卫生、新闻传播类等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共设9个教学单位,开设高职专业总计41个,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性特色的专业布局。在重点学科与平台建设方面,学校拥有物联网应用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建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校级高水平专业群;建有新能源汽车实训场、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场地50余间,并与华为、宁德时代等3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教学科研条件方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近40万册、电子图书资源1800G;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拥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百余个。
一、校区环境
- 1.校区分布:
• 主校区:位于肇庆市高新区大旺大道21号,占地600亩,以现代化教学楼、图书馆(藏书超40万册)、新能源汽车实训场、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等为核心,融合产教融合特色,邻近珠三角环线高速大旺北出入口,交通便捷。
• 规划校区:坡头校区(湛江市)正在规划中,预计2030年建成,规划容纳3万师生,配备智慧宿舍及室内体育馆。 - 2.环境亮点:
• 主校区绿化率高,校园内设综合运动场、人工湖、林荫道等休闲区域,邻近北岭山森林公园,兼具学习与生态体验。
• 校内实训资源丰富,拥有数控车床、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新媒体直播基地等50余间实训场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二、周边交通
- 1.公交:
• 校门口设“广东信息工程学院”公交站,大旺101路、108路等线路直达校区;高铁肇庆东站可换乘接驳车(约30分钟车程)。 - 2.自驾:
• 珠三角环线高速(G94)、二广高速(G55)直达,校门口距高速大旺北出入口仅300米。
三、周边设施
- 1.医疗:
• 邻近金湾区人民医院(三甲)、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校内设医务室提供基础医疗服务。 - 2.商业:
• 校内有吉玛超市、工商银行ATM机;校外方大城商业综合体(含超市、餐饮)距离约1公里。 - 3.休闲:
• 靠近大旺公园、北岭山森林公园,校内人工湖、林荫道为散步打卡点。
四、食宿情况
- 1.宿舍条件:
• 房型:标准6人间,配备冷暖空调、独立卫浴、智能热水系统及公共洗衣机,住宿费1500-1800元/学年。
• 管理:实行智能化门禁系统,24小时热水供应,支持线上报修。 - 2.食堂餐饮:
• 食堂面积8000平方米,可容纳5000人,提供粤菜、湘菜及自选称重菜品(人均8-12元);品牌餐饮如麦当劳、瑞幸咖啡进驻。
五、文体设施
- 1.运动场所:
• 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及健身房;校内建“广东奥克体育中心”,含恒温泳池及专业跳水馆。 - 2.图书馆:
• 藏书超40万册,电子资源1800G,配备24小时自习区及多功能会议室,支持电子资源检索。 - 3.特色场馆:
• 实验剧场承办迎新晚会及音乐节;校内设“买它直播基地”支持文旅实训。
六、社团建设
- 1.组织架构:
• 全校共27个社团,分学术科技(会计协会、无人机协会)、文化艺术(英歌舞社、音乐社)、体育竞技(篮球协会、武术协会)等类别。 - 2.特色社团:
• 英歌舞社:传承潮汕非遗文化,曾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 青年志愿者协会:年均组织800余人次参与社区服务及大型赛事志愿服务。
七、校园活动
- 1.常规活动:
• 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已举办至第二十一届)、运动会(含荧光夜跑、篮球联赛)。 - 2.特色项目:
• 科技文化节:年均举办创新创业展演,2025年吸引64支团队参与,含供应链大赛、数字艺术设计等主题。
• 非遗文化进校园:开展汉剧展演、香囊制作,邀请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演出经典剧目。
八、校园服务
- 1.生活服务:
• 快递:菜鸟驿站、京东快递进驻,支持无人车“小蛮驴”配送;宿舍区设公共洗衣机及智能快递柜。
• 报修系统:通过“智慧校园”APP在线提交维修申请,24小时内响应,水电费线上缴纳。 - 2.综合服务:
- • 心理咨询: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覆盖学业压力、职业规划等需求。
• AI助手:上线定制化“广信DeepSeek”智能平台,支持学业规划及校园生活服务。
- 国内升学与专项项目: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提供普通专升本(专插本)、自考(相沟通)专升本等多条升学路径。
• 普通专升本(专插本)需参加广东省统一考试,即:在校学生专科毕业时,参加广东省普通专升本统考,考入本科院校就读2年,毕业后获得该院校的全日制本科文凭。
• 自考(相沟通)专升本是学校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的“自考专升本”项目,部分专业课程采用“委考”形式。在校专科考生的专业课成绩,可部分认定为自考本科成绩,学生最快可在专科毕业时同步申请本科文凭。同时,部分“自考专升本专业”可免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公共英语”等基础统考科目。
国际升学与合作:
暂未查到学校的国际升学信息,如需详细了解,可咨询学校的对外联络部门、继续教育学院。
-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学校与数十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合作企业数量有提及“近百家”或“数百家”的表述。已建成50余个校外实训实习就业基地。并与华为、讯方、正保教育、犀灵机器人、德标牙科、宁德时代、小鹏汽车、唯品会、风华高科等在内的3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对接。 • 学校与企业共建“正保产业学院”、“讯方华为ICT产业学院”、“汇博机器人产业学院”、“德标口腔医学技术产业学院”,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医药健康与大健康等方向开展课程共建、实训基地与双师共育。2025年7月2日又签约新成立“行云新能汽车产业学院”与“巨基无人机产业学院”,在新能源汽车与低空经济(无人机)赛道加速布局,推进“课堂即职场、作业即作品、毕业即就业”的育人闭环。
- 精准就业服务:
• 设有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线上线下招聘会、宣讲会、就业形势与政策解读、求职训练营、简历诊断、面试辅导等活动,提升毕业生岗位匹配度与就业竞争力。
• 产教融合项目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课程资源与项目化教学,实现“毕业即上岗、企业用人零磨合”的目标导向。
- 就业区域:
94%以上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其中80%选择珠三角地区,深圳占比最高(主要集中在南山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次是广州、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