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源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河职院”,院校代码:12772)创办于2001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河源市人民政府举办。学校位于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共设有1个校区,占地面积55.90万平方米(约838.5亩),总建筑面积33.50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858人。
学科专业方面,学校构建了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共设7个教学院部,开设专业总计49个,形成了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的专业布局。在重点学科与平台建设方面,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建有省级以上校内实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26个。
师资方面,学校现有教职工685人,其中专任教师613人,副高以上职称165人,博士、硕士共408人,双师素质教师276人。教学科研条件方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5.1084万册,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1.74亿元;建有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及省高职教育校外实践教学示范基地24个,校外实习基地428个。
历史发展
• 1930年:前身广东老隆师范学校创办
• 2001年:由广东老隆师范学校升格成立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 2004年:整体搬迁至河源市区办学
• 2007年: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 2010年:成为全省15所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职业院校之一
• 2011年:成为全省三二分段招生试点院校之一
• 2013年:获得第二批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立项
• 2018年:通过项目验收,成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 2022年8月:获得广东省教育厅立项,成为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专业设置
学校设7个教学院部,开设49个专业,形成“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引领”体系:
• 机电工程学院: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等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嵌入式技术应用等
• 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等
• 人文艺术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服装与服饰设计等
• 老隆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等
• 其他院部:园林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1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26项;连续四年(2021-2024)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排名全省前三
• 科研创新:近五年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600多项,获授权国家专利259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
• 就业质量: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2%以上,2024年新生报到率达91%
校企合作
• 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3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并建设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如与乔丰科技实业(河源)有限公司共建),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开展教学与项目实践,提升学生岗位适配度。
• 与龙川工业园管委会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推进“政校企联动”;与园区9家龙头企业开展合作,企业提出通过学校“订单班”与“毕业生精准推送”缓解用人需求。
一、校区环境
- 主校区(江东新区校区):
• 位于河源市江东新区,背靠梧桐山,面向东江,占地面积838.54亩,总建筑面积33.42万平方米,校园内教学大楼、图书馆、实训中心、体育馆等设施一应俱全,绿化覆盖率高,被誉为“天然氧吧”。
• 校内分为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建有现代化教学楼(空调全覆盖)、老隆师范纪念楼、全媒体产教融合中心等特色建筑,实训设备覆盖所有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旅游管理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 人文景观丰富,包括荟萃湖、贤能广场、萧殷广场、铭德榕、桃李园等,融合自然与人文特色。
二、周边交通
- 1.公共交通:
• 邻近广州地铁21号线凤岗站(D出口),步行约10分钟可达校门;公交增城2路直达“河职院站”,接驳广州南站、天河商圈及白云国际机场。
• 河源东高铁站(江东新区)距离校区较近,可通过公交或出租车快速抵达。 - 2.自驾:
• 经京港澳高速(G4)钟落潭出口或广从快速路直达,校内设停车场;周边可停靠凤秀家园小区停车场(约1000车位)。
三、周边设施
- 1.医疗:
• 邻近金湾区人民医院(三甲),校内设医务室提供基础诊疗服务。 - 2.商业:
• 校内设吉玛超市、菜鸟驿站;周边有乐活小镇(含麦当劳、瑞幸咖啡)、庆达广场(含海底捞)等商业综合体,满足日常购物需求。 - 3.休闲:
• 靠近宝墨园、沙湾古镇等岭南文化景点;白云山、华南植物园等自然景观适合短途出游。
四、食宿情况
- 1.宿舍条件:
• 房型:以4-6人间为主,配备空调、独立卫浴、上床下桌,部分宿舍楼(如S区)为智能化电梯公寓;住宿费1500元/学年,电费0.66元/度,热水24小时供应。
• 管理:门禁时间为周日至周四23:00,周五/六23:30;公共区域设洗衣机、直饮水机。 - 2.食堂餐饮:
• 食堂共三层,提供粤式烧腊、麻辣烫、自选称重菜品,引入肯德基、蒙自源等品牌,人均消费8-15元;奶茶店包括蜜雪冰城、茶百道等。
五、文体设施
- 1.运动场所:
• 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在建游泳馆(含恒温泳池)预计2026年启用。 - 2.图书馆:
• 藏书超113万册,电子资源41万种,设24小时自习区及智能管理系统,支持人脸识别入馆。 - 3.特色场馆:
• 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支持直播实训;实验剧场承办迎新晚会、音乐节;非遗艺术教育中心展示客家山歌、扎染技艺。
六、社团建设
- 1.组织架构:
• 全校共70余个社团,涵盖学术科技(计算机协会、无人机协会)、文化艺术(花朝戏社团、凤成汉服社)、公益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类别。 - 2.特色社团:
• 花朝戏社团:传承非遗文化,年均举办超20场展演活动,作品《血田英魂》获省级奖项。
• 国旗护卫队:年均组织升旗仪式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获省级“优秀学生社团”提名。
七、校园活动
- 1.常规活动:
• 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运动会(含荧光夜跑、篮球联赛),年均参与超5000人次。 - 2.特色项目:
• 非遗文化进校园:开展客家山歌、扎染技艺传承活动,与广东汉剧研究院合作展演经典剧目。
• 雷锋月活动:组织校园清洁、敬老院服务、地铁志愿活动,年均覆盖师生超2000人次。
• 创新创业大赛:联合华为、京东等企业举办“阳光就业·事业扬帆”活动,孵化创新项目。
八、校园服务
- 1.生活服务:
• 智慧校园:集成“校园一卡通”系统,支持门禁、消费支付、水电费充值;宿舍区设无人车“小蛮驴”配送快递。
• 热水与直饮水:通过小程序或圈存机充值,旧水表密码为888888,新水表需扫码绑定设备。 - 2.综合服务:
- • 心理咨询: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线上预约覆盖学业压力、职业规划等需求;2025年举办“心艺交融”心理手工创作大赛。
• 一站式服务中心:集成事务办理、心理健康服务,24小时内响应后勤报修。
国内升学与专项项目: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提供普通专升本(专插本)、自考(相沟通)专升本等多条升学路径。
• 普通专升本(专插本)需参加广东省统一考试,即:在校学生专科毕业时,参加广东省普通专升本统考,考入本科院校就读2年,毕业后获得该院校的全日制本科文凭。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备考专升本(专插本),学校在校内开设考前辅导班,覆盖政治、英语、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等科目。
• 自考(相沟通)专升本是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的“自考专升本”项目,部分专业课程采用“委考”形式。在校专科考生的专业课成绩,可部分认定为自考本科成绩,学生最快可在专科毕业时同步申请本科文凭。同时,部分“自考专升本专业”可免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公共英语”等基础统考科目。
国际升学与合作: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在校学生搭建了较为成熟的国际升学平台,特别是与英国约克圣约翰大学合作的学分互认“专硕连读”项目,前3年在河职院完成专科及硕士预科课程,符合条件后第4年赴英攻读硕士学位。如需详细了解,可咨询学校的对外联络部门、继续教育学院。
-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校企与校地协同平台:与广东万绿湖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共研出版《校企双向赋能 筑造人才高地》专著,系统总结20年“文旅+职教”协同实践;牵头组建“河源职业教育集团”,由15所院校、88家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作为广东省产教融合型试点高校,联合82家单位成立“全国水经济与食品饮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并作为常任理事单位加入“全国数智旅游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乡村振兴研学旅游共同体”;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建华为ICT学院,打造数字化产教融合枢纽。 • 实践基地与育人场景:围绕“课堂设在湖边上、实训嵌入产业链”,与万绿湖周边等22家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在非遗与文旅融合方面,与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紫金县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广东省万绿湖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协同,共建1个校内实训中心、3个校外传习基地,形成“政校行企社”联动生态。
- 特色订单班:
- • 物业管理方向:与佛山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建“鸿鹄订单班”,已持续到第三届(2023年11月),校企围绕课程共建、实训实习、文化交流等推进常态化合作。
电梯与智能装备方向: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开办“日立订单班”(2021年10月启动),将企业一线课程、奖学金与岗位实践融入培养方案。
电商与乡村产业方向:与河源江龙跨境电商有限公司、广州侏罗纪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华然文旅有限公司、佛山市新路历程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签署“订单班+共建实训项目”合作协议,面向跨境电商与乡村文旅场景开展定向培养。
- 精准就业服务:
• 持续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例如:2022年校领导带队赴东源工业园等园区对接15家企业,并举行实习就业基地揭牌;同时通过“科技特派员”常态化入企,近两年累计选派406人次服务200多家中小微企业,搭建“项目—岗位—人才”直通渠道。
• 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求职技巧、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同时,学校还邀请企业 HR 和行业专家举办职业规划讲座和求职经验分享会,帮助毕业生了解职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 学校积极收集企业招聘信息,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给毕业生。同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毕业生的专业和求职意向,为企业推荐合适的毕业生,并为毕业生匹配合适的岗位,使就业成功率大为提升。
• 学校每年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以及各类小型专场招聘会和企业宣讲会,邀请众多企业进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 就业区域:
84.82%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中河源本地就业占比25.45%(如高新区企业),广州、深圳次之。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