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湛江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简称“广东文理”,院校代码:14126)创办于2006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现有1个校区,占地面积1830亩,建筑面积70.9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生21985人,"三二分段"中高职一体化在校生11000余人。
学科专业方面,学校构建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共设10个教学学院,开设专业总计59个,形成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布局。在重点平台建设方面,学校建有广东高校示范性实训基地——科技实训大楼,内有实训室200余间。
师资方面,学校现有教职工163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68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614人,"双师型"教师633人。教学科研条件方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4亿元,建有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基地245家。
历史发展
• 2006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正式成立,为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广东文理教育集团投资举办,开启高职教育办学之路。
• 2008年:学院首批专业开始招生,围绕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设置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 2012年:学院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 2014年:学院投入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完善建筑工程技术、会计电算化等专业实训设施,提升实践教学条件。
• 2016年:学院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在省级技能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展现专业教学成果。
• 2018年:学院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获肯定。
• 2020年:学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教学保障教学秩序,组织师生参与抗疫志愿服务。
• 2021年:学院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等新兴专业,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
• 2022年:学院持续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学、管理数字化水平,服务智慧校园发展。
• 2024年:学院深化产教融合,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设置
学校设10个教学学院,开设59个专业,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体系:
• 工学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
• 经济学类: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等
• 管理学类: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
• 文学类:商务英语、现代文秘等
• 艺术学类: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
• 医学类:药品经营与管理、视频生物技术、药学等
• 教育学类:学前教育等
教学成果
• 荣誉竞赛: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学生在"挑战杯"、职业技能大赛等省级以上赛事中表现突出,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专业团队多次获得省级奖项。
• 科研创新:学院聚焦新工科与现代农业技术,推进无人机应用、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近三年取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余项。
• 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专业对口率稳步提升,主要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及现代服务业领域。
校企合作
• 与近300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共建、实训实习、就业对接等开展协同育人。
• 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湛江鸡产业学院、廉江红橙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同时建设校办工厂6个,打造“校中厂、厂中校”的产教融合平台。
一、校区环境
- 1.校区分布:
• 廉江校区:主校区位于湛江市廉江经济开发区78号,占地1590亩,以千亩生态园林式校园著称,校园内依山傍水,绿化率超40%,拥有将军山、日月湖等自然景观,配备现代化教学楼、图书馆(藏书超130万册)、实训中心及高标准运动场馆。
• 坡头校区:2025年新备案校区,规划占地77.97万平方米,位于湛江市坡头区南三镇,规划建设教学楼群、实验实训中心及智慧宿舍,预计2030年建成后容纳3万师生。 - 2.环境亮点:
• 廉江校区以“生态文理”为特色,种植全球名贵植物3000多种,校内设“劳丽诗跳水馆”及智能化实训室,兼具教学与休闲功能。
• 坡头校区以“产教融合”为核心,规划配备室内体育馆、智慧食堂及创新创业基地。
二、周边交通
- 廉江校区:
• 高铁/火车:邻近河唇站、廉江站,可乘公交直达校区;湛江西站可换乘接驳车(半小时车程)。
• 自驾:G15沈海高速廉江出口下,沿指示牌行驶约10分钟可达;校内设停车场。
• 公交:廉江市区1路、5路公交直达校门口。
三、周边设施
- 1.医疗:
• 邻近金湾区人民医院、廉江市中医院,校内设医务室。 - 2.商业:
• 校内汇珍苑旁设吉玛超市、便利店;校外规划金汇城商业综合体(含超市、餐饮)。 - 3.休闲:
• 靠近南华寺、北山湾度假村;校内日月湖、林荫道为热门散步打卡点。
四、食宿情况
- 1.宿舍条件:
• 房型:提供单人房两人套间、双人房四人套间、六人套间,配备独立卫浴、空调、衣柜、书桌及电梯;部分套间含餐桌、冰箱。
• 费用:住宿费1500-9600元/学年,按房型差异分级收费。 - 2.食堂餐饮:
• 汇珍苑大食汇:提供粤菜、湘菜、自选称重菜品(人均8-12元);
• 品牌餐饮:麦当劳、瑞幸咖啡、蜜雪冰城等进驻校园;素食自助餐厅提供健康餐饮选择。
五、文体设施
- 1.运动场所:
• 标准400米塑胶跑道、32个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及健身房;校内建“广东奥克体育中心”,含恒温泳池及专业跳水馆。 - 2.图书馆:
• 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藏书130万册,配备24小时自习区、咖啡馆及多功能会议室。 - 3.特色场馆:
• 劲克斯桌球馆、校园健身房(含专业教练指导)及马术训练基地。
六、社团建设
- 1.组织架构:
• 全校共40余个社团,分学术科技(无人机协会)、文化艺术(浮生阁汉服社、英歌舞社)、公益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体育竞技(篮球协会)四大类。 - 2.特色社团:
• 英歌舞社:传承潮汕非遗文化,曾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 国旗护卫队:年均组织升旗仪式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获省级“优秀学生社团”提名。
七、校园活动
- 1.常规活动:
• 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运动会(含荧光夜跑、篮球联赛)。 - 2.特色项目:
• 非遗文化进校园:举办汉剧展演、香囊制作,邀请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演出经典剧目。
• 挑战杯竞赛:年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展演,2025年校赛吸引64支团队参与,19支晋级决赛。
• 酷跑迷你马拉松:年均2000+师生参与,成为校园品牌活动。
八、校园服务
- 1.生活服务:
• 快递:菜鸟驿站、京东快递、顺丰等多品牌进驻,覆盖校内各区域。
• 报修系统:通过“智慧校园”APP在线提交维修申请,24小时内响应。 - 2.综合服务:
- • 心理咨询:引入专业机构提供服务,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
• 勤工助学:年均提供500+校内岗位,报酬8-10元/小时,优先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国内升学与专项项目: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提供普通专升本(专插本)、自考(相沟通)专升本等多条升学路径。
• 普通专升本(专插本)需参加广东省统一考试,即:在校学生专科毕业时,参加广东省普通专升本统考,考入本科院校就读2年,毕业后获得该院校的全日制本科文凭。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备考专升本(专插本),学校在校内开设考前辅导班,覆盖政治、英语、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等科目。
• 自考(相沟通)专升本是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的“自考专升本”项目,部分专业课程采用“委考”形式。在校专科考生的专业课成绩,可部分认定为自考本科成绩,学生最快可在专科毕业时同步申请本科文凭。同时,部分“自考专升本专业”可免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公共英语”等基础统考科目。
国际升学与合作:
• 专本硕贯通项目是学校与英国朴次茅斯大学合作开展的“2+1+1”升学模式(国内2年+国外1年本科+1年硕士)四年内完成专科到硕士的跨越,时间高效;
• 专本连读项目是学校与韩国庆南大学、韩国白石大学合作开展的“3+1(国内3年+国外1年本科)”升学模式。
-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校企合作规模:与300多家企业签约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基地,形成“课堂—基地—企业”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经管学院等二级学院已建成5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11个为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全校层面建成228家校外实训和实习基地,覆盖学校开设的全部专业,为学生提供稳定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对接平台。
• 产业学院与共同体:与行业龙头共建鼎利学院、华为ICT学院、湛江鸡产业学院、廉江红橙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并担任理事单位,推动区域产教协同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 校办工厂与实训平台:建有7个校办工厂(如广东茗龙茶叶有限公司等),打造“校中厂/厂中校”的产教融合场景,支撑专业教学、实习实训与项目制教学的开展。
特色订单班:
• 与东莞思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共建“思榕订单班”,于2025年3月19日举行开班仪式,2025年3月23日第一批学生赴企上岗,实行“工学交替、岗位导向”的定向培养,聚焦智能制造领域高技能人才短板。
- 精准就业服务:
• 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沟通通报机制、调查研究与反馈机制、激励机制,将就业与部门考核挂钩,强化全过程管理与成效评价。 • 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求职技巧、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同时,学校还邀请企业 HR 和行业专家举办职业规划讲座和求职经验分享会,帮助毕业生了解职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 学校积极收集企业招聘信息,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给毕业生。同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毕业生的专业和求职意向,为企业推荐合适的毕业生,并为毕业生匹配合适的岗位,使就业成功率大为提升。
• 学校每年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以及各类小型专场招聘会和企业宣讲会,邀请众多企业进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与湛江市人社局及珠三角多地人社部门联动,拓展毕业生省内外就业渠道;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岗位对接效率。
- 就业区域:
94%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珠三角地区占比84.24%,主要集中在广州(41%)、深圳(19%)、东莞(7%)。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