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

公办 专科(高职) 理工类 双高计划
院校代码: 10862
招生电话: 02038490923
所在地址: 天河校区: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122号;从化校区: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环市东路767号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水电学院”,院校代码:10862)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校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广州土木水利工程学校,1999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是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优质水利高职院校、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校训为“厚德、笃学、慎思、泓技”,定位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水利电力行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天河校区(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122号)和从化校区(广州市从化区环市东路767号),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校舍建筑面积超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8亿元,图书馆藏书218万册(含纸质与数字资源)。截至2025年3月,全日制在校生约1.7万人,教职工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及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0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8%以上。

历史发展
• 1952年:前身广州土木水利工程学校成立,开启水利职业教育历程。
• 1953-1979年:历经珠江水利学校、广东省水利电力学校等阶段,奠定行业教育基础。
• 1999年:升格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迈入高等职业教育新阶段。
• 2010年:入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 2019年:跻身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B档)建设单位。
• 2023年:牵头成立华南水利电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校区规模
学校形成“天河—从化”双校区布局:
• 天河校区:占地约300亩,定位产教融合与城市服务,配备智慧电力实训中心、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及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 从化校区:占地约1200亩,依山傍水,建有国家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实训基地、电力系统仿真中心及现代化图书馆,宿舍以6人间为主,配备空调及独立卫浴。
• 校外实训基地:包括广垦集团甘蔗高新科技示范园(5600亩)、粤西林果教学实训基地(1600亩)等,覆盖水利、电力全产业链实践需求。

专业设置
学校设水利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等15个教学单位,开设47个高职专业,形成“水利电力为核心、多领域协同发展”的体系:

  1. 水利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水政水资源管理,服务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2. 电力类:供用电技术(国家级骨干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对接智能电网与新能源产业。
  3. 工程技术类: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省级品牌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支撑“中国制造2025”战略。
  4. 信息技术类:云计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华为共建ICT产业学院。
  5. 建筑与设计类:建筑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培养国际化建筑人才。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591项、省级奖项272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国赛铜奖。
• 科研创新:教师团队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77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17项,发明专利41项。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四年超96%,就业困难群体落实率100%,专升本升学率21%-25%,部分入职南方电网、华为等企业。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华为、美的等企业共建12个产业学院(含华为ICT学院、智慧水利产业学院),年输送技术人才超6500人。
• 产教融合平台:牵头成立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建成10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覆盖水利、电力全产业链。
• 社会服务:年均培训水利行业人才超16万人日,承接科技服务项目770余项,获“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美国杰克逊学院等50余所境外院校合作,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中外合作)等16个国际化专业,累计培养留学生216人。
• 标准输出:在坦桑尼亚、马来西亚设立“鲁班工坊”及“大禹学院”,开发国际认可专业标准7项,培训海外技术人才超2万人次。
• 国际荣誉:蝉联“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18-2020),获评“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2020)及“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化突出贡献奖(2024)。

一、校区环境

  1. 1.校区分布
    • 从化校区:位于广州市从化区环市东路767号,占地1100亩,为学校主校区,毗邻流溪河与北山湾,校园内绿化覆盖率高,配备人工湖、综合体育馆、实训楼及中药园等特色景观,被誉为“绿色生态校园”。
    • 天河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122号,占地约150亩,邻近天河商圈,以智能化设施和产教融合为特色,教学楼及宿舍楼布局紧凑,交通便利。
  2. 2.环境亮点
    • 从化校区拥有“校园八景”之一的南湖潋滟,湖光山色与运动场馆相映成趣;校内中药园种植药用植物,兼具教学与观赏功能。
    • 天河校区邻近华南国家植物园,校园内保留古树群落,教学楼配备智慧教室与免费无线网络。

二、周边交通

  1. 1.从化校区
    • 地铁:邻近地铁14号线东风站,步行约43分钟;可换乘公交从化2路、4路至“水院站”直达校门。
    • 公交:从化2路、4路、7路直达校区;定制接驳车往返广州天河客运站及佛山市区。
    • 自驾:广从公路或京珠高速转街北高速可达,校门口设停车场。
  2. 2.天河校区
    • 地铁:邻近地铁3号线天河客运站B出口,步行约650米;地铁6号线植物园站B出口步行16分钟可达。
    • 公交:多路公交线路(如B18、54路)直达广州火车站、火车东站及市区商圈。

三、周边设施

  1. 1.医疗
    • 从化校区邻近金湾区人民医院,校内设医务室;天河校区靠近天河区中医院。
  2. 2.商业
    • 从化校区对面为金汇城商业综合体(2024年12月开放),含超市、餐饮及剧本杀等娱乐场所;天河校区邻近龙洞步行街,餐饮购物便利。
  3. 3.休闲
    • 从化校区靠近北山湾度假村、流溪河风景区;天河校区邻近火炉山森林公园、华南植物园。

四、食宿情况

  1. 1.宿舍条件
    • 从化校区
    ◦ B区:六人间为主,上下铺布局,配备空调、独立卫浴,邻近第一、二食堂,住宿费750-1200元/年。
    ◦ C区:八人间,面朝流溪河,独立阳台,公共卫浴,住宿费900元/年。
    ◦ D区:新建宿舍楼配备电梯,六人间为主,住宿费1000元/年。
    • 天河校区:宿舍以4-8人间为主,部分为古建筑风格,空调全覆盖,住宿费500-1000元/年。
  2. 2.食堂餐饮
    • 从化校区设6个食堂,第一食堂以经济套餐为主(人均8-12元),招待所食堂提供竹筒饭、粤式烧腊等特色菜品;天河校区食堂主打湘菜、麻辣烫及广式粥粉面。

五、文体设施

  1. 1.运动场所
    • 从化校区设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灯光篮球场、恒温游泳池及在建体育馆;天河校区配备羽毛球场、足球场。
  2. 2.图书馆
    • 从化校区图书馆藏书88万册,配备24小时自习区;天河校区图书馆以实用书籍为主,支持电子资源检索。
  3. 3.活动场地
    • 综合体育馆承办迎新晚会及音乐节;南湖广场用于社团展演;创业广场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六、社团建设

  1. 1.组织架构:全校共59个社团,分四类:
    • 学术科技类:无人机协会、急救护理技术协会(年均开展急救培训,助力校园AED设备普及)。
    • 文化艺术类:英歌舞社(传承潮汕非遗,曾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浮生阁汉服社。
    • 公益实践类:青年志愿者协会(年均组织2000人次参与植树造林)、乡村振兴实践团(完成乡村墙绘超4000平方米)。
  2. 2.特色项目
    • 急救护理技术协会获省级优秀团队称号;木子羽毛球协会定期举办校际比赛。

七、校园活动

  1. 1.常规活动
    • 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已举办至第二十届)、运动会(含荧光夜跑、篮球联赛)。
  2. 2.特色项目
    • 绿美志愿服务:年均组织2000人次参与植树造林,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 非遗文化进校园:开展汉剧展演、香囊制作,邀请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演出经典剧目。
    • 周末大舞台:每周举办学生才艺展演,参与者可获综测加分。

八、校园服务

  1. 1.生活服务
    • 快递:从化校区设菜鸟驿站及智能快递柜;天河校区设妈妈驿站,支持无人车配送。
    • 报修系统:通过“智慧校园3.0”APP在线提交,24小时内响应,水电费线上缴纳。
  2. 2.学业与就业
    • 升学支持: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专升本项目,开设“专插本创新精英班”。
    • 就业服务:与华为、广汽集团等854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超98%。
  3. 3.综合服务
    • 心理咨询:引入专业机构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
    • 校园卡:集成门禁、消费、图书借阅功能,支持小程序充值及挂失。
    • AED设备:校园内设12处自动体外除颤器,覆盖图书馆、操场等区域。

升本支持

  1. 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
    学校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州理工学院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三二分段”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完成三年高职学习后通过转段考核可升入本科院校就读两年,获得全日制本科文凭。部分专业如土木工程、电力相关专业已启动试点申请。
  2. 普通专升本考试支持
    学生可通过广东省普通专升本考试升入省内近40所本科院校,学校提供专项辅导班、真题库等资源,并对考入公办本科的学生奖励1000元/人,民办本科500元/人。
  3. 升学规模与质量
    2023届毕业生升学深造率为21.61%(1525人),升学院校以应用型本科为主,如广东白云学院、广东理工学院等,部分学生考入公办院校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五邑大学等。

就业支持

  1. 校企合作与订单班培养
    与广东电网、南方电网、华为、温氏集团等1385家企业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国家级骨干专业(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供用电技术)就业率常年超99%,对口率达97%。电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毕业生进入电力、热力、燃气等国企的比例超50%,部分专业达80%。
  2. 大型招聘会与精准服务
    年均举办大型供需见面会,2025届招聘会吸引26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6000余个岗位。学校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达100%,并设立“一人一档”跟踪服务,重点推荐珠三角岗位。
  3. 创业扶持
    校内设省级创新创业基地,提供最高30万元贴息贷款,孵化项目涵盖水利科技、非遗文化等领域,校友企业年营收最高达500万元。

升本去向

  1. 国内本科院校
    主要升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对口草业科学、植物保护等专业)、广州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广东白云学院等应用型本科,工科及现代服务业专业占比超60%。
  2. 国际升学
    国际合作项目未明确公布具体数据,但学校与日本德岛文理大学等院校推进专本连读计划,未来计划拓展国际交流平台。

就业去向

  1. 1.就业区域
    94%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珠三角地区占比74.24%,主要集中在广州(55%)、深圳(14%)、佛山(5%)。
  2. 2.行业分布
    • 电力与水利行业:28%毕业生进入电力系统(如广东电网肇庆、中山供电局)、水利工程企业,电力工程学院毕业生进入国企比例最高。
    • 建筑与市政工程:市政工程学院毕业生对口率97.29%,参与轨道交通、乡村振兴等项目。
    • 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等专业毕业生进入华为、比亚迪等企业,从事工业机器人运维、软件开发等岗位。
  3. 3.重点雇主
    广东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电信、广汽集团、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等国企,以及华为、温氏集团等民企。

毕业生薪资水平

  1. 应届生起薪
    2023届平均月薪4200元,电气自动化技术(4857元)、建筑设计(4856元)等专业起薪较高,电力行业优质岗位(如广东电网)可达5000元以上。
  2. 行业对比
    电力、信息技术行业起薪较传统服务业高15%-20%,医药销售岗因提成机制薪资较护理岗高15%-20%;晋升至管理岗后薪资涨幅可达30%-50%。
  3. 中长期薪资增长
    毕业2年平均月薪6300元(与全国持平),毕业5年达8600元(超全国700元),技术岗与管理岗年薪可达8万-12万元。
暂无招生动态
江门
公办 专科(高职) 师范类
广州
公办 专科(高职) 理工类
茂名
公办 专科(高职) 综合类
中山
公办 专科(高职) 理工类 双高计划
广州
公办 专科(高职) 综合类
广州
公办 专科(高职) 体育类
广州
公办 专科(高职) 理工类
广州
公办 专科(高职) 艺术类
广州
公办 专科(高职) 综合类
云浮
公办 专科(高职) 医药类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小助手

微信扫一扫联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