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广东水院”,院校代码:10862)创办于1952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校共设有2个校区,分别为:天河校区、从化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10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万余人。
学科专业方面,学校构建了以水利电力学科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共设多个二级学院,开设高职专业总计45个,形成了对接水利电力行业与区域产业需求的特色专业群布局。在重点学科与平台建设方面,学校拥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专业4个、全国优质水利专业4个;建有广东水利人才教育基地协同育人平台、生态水利技术协同育人平台等省级平台6个,并与华为、美的等世界500强知名企业共建产业学院。
师资方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8%以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教学科研条件方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18万册、电子资源657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8亿元;建有省级高职教育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5个,与多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个。
历史发展
• 195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广州水利学校。
• 1954年:学校更名为广东省水利学校。
• 1958年:升格为广东水利电力学院,举办本科教育。
• 1962年:恢复为中专建制,更名为广东省水利电力学校。
• 1973年:复办并继续沿用广东省水利电力学校校名。
•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高等职业教育。
• 2004年:学院从天河区天寿路迁至天河区龙洞新校区。
• 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 2013年: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
• 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专业设置
学校设多个二级学院,开设45个高职专业,形成以水利电力为特色的专业体系:
• 水利工程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
• 电力技术类: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等
• 建筑工程类: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等
• 智能制造类: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
•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近四年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591项,省级专业技能大赛奖项272项。
• 科研创新:近四年师生获专利、软著授权4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科技成果转化100余项。
• 就业质量: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6%左右,2023年达97.38%;专插本升学比例维持在21%-25%。
校企合作
• 校企协同与集团化办学:牵头成立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入选首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与华为等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深度合作,共建华为ICT、美的智能、广州德晟电力、环境艺术等9个产业学院;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00多家优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 实践平台与基地:建成省级高职教育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个;校企共建智慧水利、智慧电力、BIM技术应用等10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入选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一、校区环境
- 1.校区分布:
• 从化校区:位于广州市从化区环市东路767号,占地1100亩,为学校主校区,毗邻流溪河与北山湾,校园内绿化覆盖率高,配备人工湖、综合体育馆、实训楼及中药园等特色景观,被誉为“绿色生态校园”。
• 天河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122号,占地约150亩,邻近天河商圈,以智能化设施和产教融合为特色,教学楼及宿舍楼布局紧凑,交通便利。 - 2.环境亮点:
• 从化校区拥有“校园八景”之一的南湖潋滟,湖光山色与运动场馆相映成趣;校内中药园种植药用植物,兼具教学与观赏功能。
• 天河校区邻近华南国家植物园,校园内保留古树群落,教学楼配备智慧教室与免费无线网络。
二、周边交通
- 1.从化校区:
• 地铁:邻近地铁14号线东风站,步行约43分钟;可换乘公交从化2路、4路至“水院站”直达校门。
• 公交:从化2路、4路、7路直达校区;定制接驳车往返广州天河客运站及佛山市区。
• 自驾:广从公路或京珠高速转街北高速可达,校门口设停车场。 - 2.天河校区:
• 地铁:邻近地铁3号线天河客运站B出口,步行约650米;地铁6号线植物园站B出口步行16分钟可达。
• 公交:多路公交线路(如B18、54路)直达广州火车站、火车东站及市区商圈。
三、周边设施
- 1.医疗:
• 从化校区邻近金湾区人民医院,校内设医务室;天河校区靠近天河区中医院。 - 2.商业:
• 从化校区对面为金汇城商业综合体(2024年12月开放),含超市、餐饮及剧本杀等娱乐场所;天河校区邻近龙洞步行街,餐饮购物便利。 - 3.休闲:
• 从化校区靠近北山湾度假村、流溪河风景区;天河校区邻近火炉山森林公园、华南植物园。
四、食宿情况
- 1.宿舍条件:
• 从化校区:
◦ B区:六人间为主,上下铺布局,配备空调、独立卫浴,邻近第一、二食堂,住宿费750-1200元/年。
◦ C区:八人间,面朝流溪河,独立阳台,公共卫浴,住宿费900元/年。
◦ D区:新建宿舍楼配备电梯,六人间为主,住宿费1000元/年。
• 天河校区:宿舍以4-8人间为主,部分为古建筑风格,空调全覆盖,住宿费500-1000元/年。 - 2.食堂餐饮:
• 从化校区设6个食堂,第一食堂以经济套餐为主(人均8-12元),招待所食堂提供竹筒饭、粤式烧腊等特色菜品;天河校区食堂主打湘菜、麻辣烫及广式粥粉面。
五、文体设施
- 1.运动场所:
• 从化校区设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灯光篮球场、恒温游泳池及在建体育馆;天河校区配备羽毛球场、足球场。 - 2.图书馆:
• 从化校区图书馆藏书88万册,配备24小时自习区;天河校区图书馆以实用书籍为主,支持电子资源检索。 - 3.活动场地:
• 综合体育馆承办迎新晚会及音乐节;南湖广场用于社团展演;创业广场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六、社团建设
- 1.组织架构:全校共59个社团,分四类:
• 学术科技类:无人机协会、急救护理技术协会(年均开展急救培训,助力校园AED设备普及)。
• 文化艺术类:英歌舞社(传承潮汕非遗,曾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浮生阁汉服社。
• 公益实践类:青年志愿者协会(年均组织2000人次参与植树造林)、乡村振兴实践团(完成乡村墙绘超4000平方米)。 - 2.特色项目:
• 急救护理技术协会获省级优秀团队称号;木子羽毛球协会定期举办校际比赛。
七、校园活动
- 1.常规活动:
• 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已举办至第二十届)、运动会(含荧光夜跑、篮球联赛)。 - 2.特色项目:
• 绿美志愿服务:年均组织2000人次参与植树造林,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 非遗文化进校园:开展汉剧展演、香囊制作,邀请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演出经典剧目。
• 周末大舞台:每周举办学生才艺展演,参与者可获综测加分。
八、校园服务
- 1.生活服务:
• 快递:从化校区设菜鸟驿站及智能快递柜;天河校区设妈妈驿站,支持无人车配送。
• 报修系统:通过“智慧校园3.0”APP在线提交,24小时内响应,水电费线上缴纳。 - 2.综合服务:
- • 心理咨询:引入专业机构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
• 校园卡:集成门禁、消费、图书借阅功能,支持小程序充值及挂失。
• AED设备:校园内设12处自动体外除颤器,覆盖图书馆、操场等区域。
国内升学与专项项目: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提供普通专升本(专插本)、自考(相沟通)专升本等多条升学路径。
• 普通专升本(专插本)需参加广东省统一考试,即:在校学生专科毕业时,参加广东省普通专升本统考,考入本科院校就读2年,毕业后获得该院校的全日制本科文凭。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备考专升本(专插本),学校在校内开设考前辅导班,覆盖政治、英语、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等科目。
• 自考(相沟通)专升本是学校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的“自考专升本”项目,部分专业课程采用“委考”形式。在校专科考生的专业课成绩,可部分认定为自考本科成绩,学生最快可在专科毕业时同步申请本科文凭。同时,部分“自考专升本专业”可免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公共英语”等基础统考科目。
国际升学与合作: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美国密歇根州杰克逊学院于2016 年合作成立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杰克逊国际学院。联合培养供用电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双文凭专科学生;学业期满且成绩合格者,经中、美双方认可后,颁发中外双方相应的文凭证书。2019年5月,经教育部备案,批准设立与美国杰克逊学院联合举办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主要有以下3种合作升学模式。
• “3+0”专科培养模式:学生三年的学习在广东水院完成,由中外教师双语联合授课,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广东水院颁发的普通高等专科文凭,以及由美国杰克逊学院颁发的学习证书。
• “2+1”双专科培养模式:前两年在广东水院完成,由中外教师双语联合授课,第三年在美国完成。成绩合格者,广东水院颁发普通高等专科文凭,美国杰克逊学院颁发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
• 专本连读模式:学生在获得"3+0"或"2+1"专科双文凭的基础上, 无需专升本考试,可在美国杰克逊学院直接升读本科,或完成规定学业课程后转入美国其他本科大学继续学习 2-3年,成绩合格者获得美国本科学士学位证书,学历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
-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校企协同与集团化办学:牵头成立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入选首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与华为等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深度合作,共建华为ICT、美的智能、广州德晟电力、环境艺术等9个产业学院;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00多家优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实践平台与基地:建成省级高职教育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个;校企共建智慧水利、智慧电力、BIM技术应用等10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入选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特色订单班:
校企订单班:与广东创成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开设“创成班”,于2024年7月3日举行开班仪式;订单班由电力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联合培养,覆盖9个专业、40名学员,面向企业真实业务场景开展定制化教学与岗位实训。
中高企一体化订单式培养:在韶关新丰探索“中高企一体化”育人模式,与11家企业、2家行业协会签订一体化人才培养协议;依托永强五金制品公司开展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行“2.5+0.5+2”学制,2025年秋季拟计划招生30人;2025年已按“入学即入职”思路实施,24名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定制化培养。
- 就业精准服务:
• 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求职技巧、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同时,学校还邀请企业 HR 和行业专家举办职业规划讲座和求职经验分享会,帮助毕业生了解职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 学校积极收集企业招聘信息,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给毕业生。同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毕业生的专业和求职意向,为企业推荐合适的毕业生,为毕业生匹配合适的岗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
• 学校每年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以及各类小型专场招聘会和企业宣讲会,邀请众多企业进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 就业区域:
94%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珠三角地区占比74.24%,主要集中在广州(55%)、深圳(14%)、佛山(5%)。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