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肇庆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简称“广东工商职大”,院校代码:13721)创办于1996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全日制职业本科院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校共设有2个校区,分别为:星湖校区、大旺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212.93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8万余人。
学科专业方面,学校构建了以工科、管理学科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共设18个教学单位,开设职业本科专业30个、高职专业44个,形成了对接行业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需求的专业布局。在重点学科与平台建设方面,学校拥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建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并与华为、京东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建14个产业学院。
师资方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4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68人(正高108人、副高26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770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专任教师比例50.13%。教学科研条件方面,建有20大实验实训中心,各类实验实训室258个;与行业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90多个。
历史发展
• 1996年: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的前身——肇庆东方人才学校创办。
• 1997年:学校更名为肇庆工商职业学校,并开始开展中等职业教育。
• 1999年:升格为肇庆工商专修学院,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等非学历教育。
• 200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展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
• 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更名为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
• 2018年: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评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更名为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广东省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
• 2019年:正式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招生,首批设置6个本科专业。
• 2020年:入选广东省“民办高校党建示范校”创建单位。
• 2021年:持续深化职业本科教育改革,新增多个本科专业。
• 2023年:进一步优化职业本科专业布局,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设置 学校设18个教学单位,开设30个职业本科专业、44个高职专业,形成“工、管双轮驱动”的专业体系:
• 工程技术类:机器人技术、软件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等
• 智能制造类:智能制造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
• 人工智能类: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大数据工程技术等
• 经济管理类:工商企业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等
• 文化艺术类:数字媒体艺术、学前教育等
教学成果
• 科研创新:近三年获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16项,获国家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76件
• 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2017年和2019年荣获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集群:已建成7个产业学院(含中软产业学院、 大象产业学院、 粤嵌产业学院、 三向基地产业学院、 超竞产业学院、 亚洲品牌产业学院等),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系统化平台。
• 校企共建与项目引入:与京东物流共建“数智商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引入全国高校首套“智狼”货到人系统,并建设未来技术创新应用实验中心、 数智供应链综合实验中心、 全媒体电商运营实践中心、 智慧物流生产性实践中心;基地将于2025年10月完成,预计每年为500余名学生提供真实产业场景实践。
• 市域产教联合体:与肇庆高新区、 小鹏汽车签署框架协议,共建新能源汽车与新型储能市域产教联合体,以“政校企协同、 产教科贯通”为核心,打造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高地。
• 行业龙头深度合作:与博纳影业文化(北京)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推进微短剧产业学院与“片场即课堂、 作品即商品”的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从剧本开发—AIGC制作—流量运营的全链路实战教学体系。
一、校区环境
- 1.校区分布:
• 星湖校区:位于肇庆市七星岩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内,占地1283亩,校园以欧式建筑为主,被誉为“肇庆版艾利斯顿商学院”或“最美城堡大学”,图书馆、钟楼等标志性建筑融合罗马柱廊与哥特式尖顶元素,周边环绕紫荆花林与知行湖景观带。
• 大旺校区:位于肇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约500亩,以现代化设施为主,紧邻工业园区,实训基地直接对接产业链需求,环境整洁且功能分区明确。 - 2.环境亮点:
• 星湖校区绿化覆盖率高,春季紫荆花盛开,秋季荔枝林成荫,知行湖步道适合晨读与散步,校园内还设有伦敦桥、明湖等景观,拍照氛围感强。
• 大旺校区依托高新区产业资源,教学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校园布局紧凑且实用。
二、周边交通
- 1.星湖校区:
• 公共交通:校门口设K2路公交直达肇庆东站(高铁站)及市区商圈;未来规划地铁线路将进一步改善通勤便利性。
• 共享出行:美团共享电动车覆盖校门口,短途出行便捷;校内无共享单车,学生多依赖定制接驳车(单程约5元)。
• 长途交通:距广州白云机场约1.5小时车程,距肇庆火车站10分钟车程。 - 2.大旺校区:
• 城际交通:广佛肇城际轻轨大旺站直达,换乘公交10分钟可达校区;距肇庆东站约30分钟车程。
三、周边设施
- 1.医疗:
• 星湖校区附近有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15分钟车程);大旺校区邻近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2.商业:
• 星湖校区周边有润和商业步行街(3公里)、敏捷城商圈;大旺校区靠近大旺广场,满足日常购物需求。 - 3.休闲:
• 星湖校区毗邻七星岩景区,学生可免费游览;大旺校区周边有北岭山森林公园及高新区体育公园。
四、食宿情况
- 1.宿舍条件:
• 星湖校区:4-6人间为主,上床下桌,配备空调、独立卫浴、洗衣机及直饮水系统;部分宿舍楼配备电梯,热水供应智能化(每月免费37元额度)。
• 大旺校区:5人间为主,设施较新,配备空调、独立卫浴及公共洗衣房,电费0.68元/度需自行充值。 - 2.食堂餐饮:
• 星湖校区:设家园、明园、紫荆阁三大食堂,涵盖粤式茶点、麻辣烫、瑞幸咖啡等,支持无感支付,人均消费10-15元。
• 大旺校区:食堂以大众餐为主,价格实惠,主打经济型套餐。
五、文体设施
- 1.运动场所:
• 国际标准跳水游泳馆、网球馆(曾承办省运会)、篮球场、攀岩场及健身房;体育公园含滑板区及慢跑道。 - 2.图书馆:
• 星湖校区图书馆藏书超200万册(含纸质151万册),配备24小时自习区、VR党史馆及国学馆;大旺校区图书馆以工科类书籍为主。 - 3.活动场地:
• 大礼堂(承办文艺演出)、学术报告厅(讲座)、知行湖露天广场(社团活动)。
六、社团建设
- 1.组织架构:全校38个校级社团,涵盖学术科技(电商协会、机器人协会)、文化艺术(醒狮社、汉服社)、体育竞技(攀岩社、电子竞技协会)及公益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四大类。
- 2.特色社团:
• 国防教育协会:承担校园准军事化管理,参与新生军训及大型活动秩序维护。
• 跨境直播服务队:与本地企业合作推广潮州特产(如凤凰单丛茶),助力乡村振兴。 - 3.管理机制:校团委实行“一社一品”发展模式,定期举办星级社团评选及骨干培训,如漆艺社与非遗大师合作开发项目。
七、校园活动
- 1.常规活动:迎新晚会、毕业典礼、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运动会及荧光夜跑,全年覆盖文化、体育领域。
- 2.特色项目:
• 科技节:联合华为举办工业机器人操作大赛,深化产教融合。
• 草地音乐节:组织舞狮表演、乐队演出及互动游戏,吸引千名学生参与。 - 3.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社区义诊、山区支教及大型赛会(如清远马拉松)志愿者活动,学生年均服务时长超50小时。
八、校园服务
- 1.生活服务:
• 快递:校内设菜鸟驿站(星湖校区修身楼、大旺校区学生服务站),支持自助取件;校外快宝驿站覆盖更多物流品牌。
• 报修系统:通过“掌上工贸”公众号提交水电、网络故障申请,24小时内响应维修。 - 2.综合服务:
- • 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学籍管理、缴费、校园卡充值等事务,实现“少跑一趟”。
国内升学与专项项目: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提供普通专升本(专插本)、自考(相沟通)专升本等多条升学路径。
• 普通专升本(专插本)需参加广东省统一考试,即:在校学生专科毕业时,参加广东省普通专升本统考,考入本科院校就读2年,毕业后获得该院校的全日制本科文凭。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备考专升本(专插本),学校在校内开设考前辅导班,覆盖政治、英语、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等科目。
• 自考(相沟通)专升本是学校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的“自考专升本”项目,部分专业课程采用“委考”形式。在校专科考生的专业课成绩,可部分认定为自考本科成绩,学生最快可在专科毕业时同步申请本科文凭。同时,部分“自考专升本专业”可免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公共英语”等基础统考科目。
国际升学与合作:
• 德国方向合作是学校和德国XU指数应用科技大学、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开展的“双元制”硕士项目,半工半读,每周2天在校学习,4天在德企带薪实习,实习津贴可覆盖学费和生活费。毕业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并有机会在德企就业或申请永居。
• 英国方向合作是学校和英国大曼彻斯特大学(原博尔顿大学)等开展的专升本、专升硕项目。
• 韩国方向合作是学校与信韩大学、崇实大学、京福大学等开展的学历提升项目,涵盖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涉及艺术、商科、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
• 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是学校与泰国博仁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开展的学历提升项目,模式多样,包括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学校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如需详细了解以上国际升学信息,可咨询学校的对外联络部门、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产业学院集群:已建成7个产业学院(含中软产业学院、 大象产业学院、 粤嵌产业学院、 三向基地产业学院、 超竞产业学院、 亚洲品牌产业学院等),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系统化平台。
• 校企共建与项目引入:与京东物流共建“数智商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引入全国高校首套“智狼”货到人系统,并建设未来技术创新应用实验中心、 数智供应链综合实验中心、 全媒体电商运营实践中心、 智慧物流生产性实践中心;基地将于2025年10月完成,预计每年为500余名学生提供真实产业场景实践。
• 市域产教联合体:与肇庆高新区、 小鹏汽车签署框架协议,共建新能源汽车与新型储能市域产教联合体,以“政校企协同、 产教科贯通”为核心,打造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高地。
• 行业龙头深度合作:与博纳影业文化(北京)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推进微短剧产业学院与“片场即课堂、 作品即商品”的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从剧本开发—AIGC制作—流量运营的全链路实战教学体系。
特色订单班:
• 新能源汽车定向班:与小鹏汽车面向大一—大三学生开展“订单班、 冠名班、 双录取”等联合培养,覆盖1200余人;共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探索“数据标注业务进校园”“校中厂”与“双导师”模式,并获企业捐赠2台教学用车用于实训。
• 现代学徒制与订单培养(商学院):在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与菜鸟驿站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京东集团共建产业学院;与顺丰、 唯品会、 中通云仓、 SHEIN、 朴朴等30余家企业深度合作,形成“课—赛—证—岗”贯通的人才培养路径。
- 精准就业服务:
• 制度与机制:实施“市场导向、 政府调控、 自主择业为主、 学校推荐为辅、 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建立“学院—系两级管理”与就业指导中心统筹的就业服务体系,落实“一把手工程”。 • 指导与推荐: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三年;开展政策咨询、 企业家讲座、 择业技巧、 人才测评、 社会实践等;组织供需见面会、 双向选择活动,规范就业推荐、 协议签订、 鉴证登记流程。
• 手续与支持:办理就业报到证、 户口与档案托管、 暂缓就业等配套服务;提供就业跟踪、 改派与就业质量反馈;设就业方案编制与上报、 派遣与改派时限等规范化流程。
- 就业区域:
• 80%以上毕业生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其中40%选择广州就业,17%流向深圳,部分在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 - 行业分布:
• 先进制造业(45%):对口企业包括华为机器、比亚迪、小鹏汽车等,从事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岗位。
• 现代服务业(30%):电子商务、金融管理、物流运输等专业毕业生进入阿里巴巴生态企业、顺丰速运等,部分自主创业从事直播电商。
• 战略新兴产业(15%):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专业毕业生进入宁德时代、生物医药企业等新兴领域。
- 应届生起薪:
• 工科类专业(如软件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平均月薪5300-6500元,部分技术岗位(如人工智能工程师)起薪超7000元,月薪过万占比6%。
• 文科类专业(如电子商务、健康管理)平均月薪4500-5000元,医药销售岗位因业绩提成可达8000元以上。 - 中长期薪资增长:
• 毕业2年后平均月薪6300元,毕业5年后达8100元,技术岗与管理岗年薪可超12万元。
• 创业群体中约8%年收入超50万元,典型案例包括校友智能装备企业年营收破800万元。 - 行业对比:
• 制造业技术岗位薪资较服务业高15%-20%,服务业晋升至管理岗后薪资涨幅可达30%-50%。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