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 东莞
广东科技学院(院校代码:13719)创办于2003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校拥有南城和松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4700余人。
学科专业方面,学校构建了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共设11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47个、专科专业13个,形成了对接东莞地区重点发展产业的专业布局。在重点学科与平台建设方面,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软件工程),建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软件工程),并与华为、西门子、腾讯云等知名企业共建12个产业学院。
师资方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93.01%;先后有30名教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教学科研条件方面,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共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4项。
历史发展
• 2003年:广东科技学院创建
•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
• 2015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 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 2021年:入选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并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 2024年:完成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专业设置 学校设11个二级学院,开设47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形成“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体系:
• 工学类: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
• 管理类: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等
• 艺术类:服装设计与工程等
• 经济类: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 文学类:英语、日语等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竞赛中年均取得百余项奖项
• 科研创新: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1906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568项
• 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考研上线人数逐年增加
校企合作
• 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华为ICT学院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围绕专业群设计、课程与认证、实训环境、就业服务等开展系统化合作。
• 与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固高派动(东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统一机器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共建ABB ability智能互联产业学院与机器人产业学院,聚焦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的人才共育与技术协同。
发起成立粤港澳电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完成首批成员单位遴选(确定78个成员单位、牵头单位7家),学校为董事单位,以“产助教、以教促产”推动电力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 牵头组建大湾区产教联盟,由2020年的43家龙头企业和12所院校起步,现已发展为拥有215家会员的跨区域、跨行业平台;同时推进全国智能飞行器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持续拓展产业协同生态。
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vivo)、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大湾区标杆企业常态化开展产教对话与合作研讨,推动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
一、校区环境
- 1.校区分布:
• 南城校区:位于东莞市南城街道西湖路99号,邻近西平地铁站,占地面积约2000余亩,是学校主校区之一。校园内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齐全,绿化覆盖率高,融合现代化建筑与自然景观。
• 松山湖校区:位于东莞市松山湖高新区东园大道2号,紧邻东莞国家湿地公园群,环境清幽,设施崭新,以生态化设计为特色,图书馆、实训楼等建筑现代化程度高。 - 2.环境亮点:
• 南城校区邻近国贸商圈,生活便利;松山湖校区依托湿地公园打造“天然氧吧”,宿舍区种植花草灌木,公共空间设置零食仓、咖啡店等便民设施。
二、周边交通
- 1.南城校区:
• 公交:校门口设24路、60路、W01路等公交,直达西平地铁站(步行约5分钟)、东莞汽车总站及市区商圈。
• 地铁:邻近地铁2号线西平站,换乘公交可快速抵达校园;距广州白云机场约1.5小时车程。 - 2.松山湖校区:
• 公交:邻近松山湖高新区公交枢纽,定制接驳车往返地铁站;共享电动车覆盖校门口,短途出行便捷。
三、周边设施
- 1.医疗:
• 南城校区邻近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松山湖校区设校内医务室,提供基础医疗服务。 - 2.商业:
• 南城校区毗邻顺盈时代广场、国贸商圈;松山湖校区邻近高新利民市场,满足日常购物需求。 - 3.休闲:
• 南城校区靠近火炉山森林公园;松山湖校区毗邻松山湖生态景区,适合骑行、露营等户外活动。
四、食宿情况
- 1.宿舍条件:
• 南城校区:以6人间为主,上床下桌,配备空调、独立卫浴、饮水机及电梯,部分宿舍楼设公用洗衣机;雅苑公寓提供少量双人间,设施更优。
• 松山湖校区:标准6人间,配备空调、洗衣机、直饮水机及独立阳台,电费0.68元/度,每月免费热水额度48度。 - 2.食堂餐饮:
• 南城校区设两个食堂(含三层楼),涵盖粤式茶点、麻辣烫、西式快餐;松山湖校区新建三饭堂,可容纳千人,引入椰子水、汤粉面等特色餐饮,人均消费10-15元。
五、文体设施
- 1.运动场所:
• 南城校区设中型篮球场、羽毛球场及标准田径场;松山湖校区新建体育馆含篮球馆、攀岩场,另有15个篮球场及网球场。 - 2.图书馆:
• 南城校区图书馆藏书超69.5万册,设电子阅览室及680座报告厅;松山湖校区图书馆在建中,暂开放临时阅览区。 - 3.活动场地:
• 大礼堂承办晚会及毕业典礼;鲁班广场、知行湖露天广场常举办社团展演及音乐节。
六、社团建设
- 1.组织架构:全校55个社团,分学术科技(机器人协会)、文化艺术(华襟汉服社、KM街舞社)、体育竞技(龙狮社、电竞社)、公益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四大类。
- 2.特色社团:
• 狂鲨电子竞技协会:承办校级王者荣耀争霸赛,获全国高校电竞赛冠军;龙狮社:传承非遗文化,多次获省级舞龙舞狮比赛奖项。
七、校园活动
- 1.常规活动: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运动会(含荧光夜跑),全年覆盖文化体育领域。
- 2.特色项目:
• 科技节:联合华为、广汽集团展示智能设备,举办工业机器人操作大赛; - • 体育文化节:开展“群星杯”三人篮球赛、拔河比赛等,年均参与超5000人次。
- 3.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社区义诊、山区支教,学生年均服务时长超50小时;参与“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助力乡村振兴。
八、校园服务
- 1.生活服务:
• 快递:南城校区设雅苑、博苑、南苑菜鸟驿站;松山湖校区A1宿舍楼下设菜鸟驿站及顺丰、京东站点,支持自助取件。
• 报修系统: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提交申请,24小时内响应维修。 - 2.综合服务:
- • 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学籍管理、缴费、校园卡充值等事务。
国内升学与专项项目:
广东科技学院提供普通专升本(专插本)、自考(相沟通)专升本等多条升学路径。
• 普通专升本(专插本)需参加广东省统一考试,即:在校学生专科毕业时,参加广东省普通专升本统考,考入本科院校就读2年,毕业后获得该院校的全日制本科文凭。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备考专升本(专插本),学校在校内开设考前辅导班,覆盖政治、英语、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等科目。
• 自考(相沟通)专升本是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的“自考专升本”项目,部分专业课程采用“委考”形式。在校专科考生的专业课成绩,可部分认定为自考本科成绩,学生最快可在专科毕业时同步申请本科文凭。同时,部分“自考专升本专业”可免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公共英语”等基础统考科目。
国际升学与合作:
• “3+1/2”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我院学习3年,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之后,经考核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科学历文凭的相关规定,可获得相应国内专科学历。第4年赴海外大学学习1-2年,修完所要求的学分并达到毕业要求,可获得海外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后续学生还可继续用最短1年时间攻读海外大学硕士学位。所获本科和硕士学位可获得中国教育部认证,学生归国享受留学生相关政策待遇。如需详细了解,可咨询学校的对外联络部门、继续教育学院。
-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华为ICT学院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围绕专业群设计、课程与认证、实训环境、就业服务等开展系统化合作。
与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固高派动(东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统一机器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共建ABB ability智能互联产业学院与机器人产业学院,聚焦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的人才共育与技术协同。
发起成立粤港澳电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完成首批成员单位遴选(确定78个成员单位、牵头单位7家),学校为董事单位,以“产助教、以教促产”推动电力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牵头组建大湾区产教联盟,由2020年的43家龙头企业和12所院校起步,现已发展为拥有215家会员的跨区域、跨行业平台;同时推进全国智能飞行器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持续拓展产业协同生态。
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vivo)、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大湾区标杆企业常态化开展产教对话与合作研讨,推动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
- 精准就业服务:
• 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求职技巧、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同时,学校还邀请企业 HR 和行业专家举办职业规划讲座和求职经验分享会,帮助毕业生了解职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 学校积极收集企业招聘信息,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给毕业生。同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毕业生的专业和求职意向,为企业推荐合适的毕业生,为毕业生匹配合适的岗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
• 学校每年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以及各类小型专场招聘会和企业宣讲会,邀请众多企业进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 就业区域:
• 95%以上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珠三角地区占比71%,主要集中于东莞(26.33%)、广州(19.44%)、深圳(19.15%)。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