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东莞

民办 专科(高职) 理工类
院校代码: 14363
招生电话: 0769-83076600
所在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教育园区学府路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简称“创新学院”,院校代码:14363)成立于2011年2月,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东莞市厚街镇教育文化园区,校训为“厚德自强、创新不息”,以“立足区域、对标前沿、产教融合、突出特色”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历史发展
• 2011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首批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等7个专业,同年招生900人。
• 2014年:跻身万人规模高职院校行列,办学规模快速扩大。
• 2018年:通过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办学质量获官方认可。
• 2023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并获评“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
• 2024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等7个热门专业,与华为、匠医工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

校区规模
学校主校区占地500亩,建筑面积51.52万平方米,总投资超14亿元。校内建有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国家级实训基地等18个省级以上实践平台,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9827.36万元。图书馆藏书233.99万册(含纸质图书140.06万册、数字资源93.94万种),配备智能人脸识别借还机、云课程室等现代化设施。学生宿舍为4-6人间,配备空调、独立卫浴及电梯,校园实施“一卡通”智能化管理。

专业设置
学校下设8个二级学院,开设66个高职专业,形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1. 智能制造类:工业机器人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新能源汽车技术、数控技术(省级专项资金扶持专业)。
  2.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重点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云计算技术应用(与华为共建ICT学院)。
  3. 医药健康类:护理、药学、康复治疗技术(2024年新增中医康复技术专业)。
  4. 现代服务类:电子商务(国家级教学资源库)、酒店管理(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省内首个电竞专业)。
    特色产业学院包括华为ICT学院、匠医工医疗器械产业学院、腾讯云互联网产业学院等,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

教学成果
• 学生累计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166项,包括金砖国家技能大赛一等奖、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牌。
•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超98%,专业对口率82.67%,雇主满意度95%,部分优秀毕业生月薪过万。
• 教师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2023年入选“广东省美育专家库”。

校企合作
学校与160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产教全要素融合”模式:
• 订单培养:与华为、美的集团等共建40余个订单班,定向培养智能制造、5G通信等领域人才。
• 产业学院:成立“创新-讯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匠医工医疗器械产业学院”,联合开发课程71门,年服务企业技术研发项目超100项。
• 实训基地:与东莞三星视界、南兴装备等共建137个校外实训基地,累计投入设备超6220万元。
• 区域协同:牵头成立佛山市产教融合联盟,2024年与清远市政府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推动专业与区域经济对接。

国际影响
• 与新加坡、德国、泰国等10余所高校开展学分互认项目,包括德国F+U短期研学、泰国吞武里大学“2.5+2”专升本等。
• 加入“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联盟,在泰国、印尼设立“鲁班工坊”,输出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专业教学标准,年培训海外学员超500人次。
• 2024年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帝国理工大学共建科研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联合研发。

一、校区环境

  1. 1.地理位置
    • 主校区位于东莞市厚街镇教育园区学府路,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占地面积500亩,毗邻世界500强企业(如三星、泰科)及广东现代国际会展中心等国家级产业园区。
    • 中职部共享大学校园资源,环境依山傍水,麒麟山、孔子像、亭湖桥柳等景观融合自然与人文特色。
  2. 2.建筑布局
    • 现代化设施包括12层图书馆(面积4.2万平方米,藏书超155万册)、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体育馆(含篮球场、羽毛球场)、艺术教育中心及智慧教室。
    • 校内建有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学生文化中心、音乐厅等综合场所。
  3. 3.环境亮点
    • 绿化覆盖率高,知行湖步道适合晨读散步,春季紫荆花盛开,荔枝林成荫。

二、周边交通

  1. 1.公共交通
    • 公交:校门口设203路、232路、255路等公交线路,可直达南城汽车站、厚街万达广场及地铁站。
    • 地铁:距离地铁2号线蛤地站约8.2公里,可换乘公交或便民车直达。
  2. 2.共享出行
    • 校门口有美团共享电动车,校内暂无共享单车,学生多依赖定制接驳专线或拼车群(单程约20元)。
  3. 3.长途交通
    • 距广州白云机场约1小时车程,距虎门高铁站约30分钟车程。

三、周边设施

  1. 1.医疗
    • 松山湖中医院(10分钟车程)、厚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便捷医疗服务。
  2. 2.商业
    • 大型商圈:厚街万达广场(6.7公里)、顺盈时代广场(含超市、影院);便民商业街包括大明塘美食街、润和步行街。
  3. 3.休闲
    • 自然景点:水濂山森林公园(3.9公里)、松山湖景区(18.8公里);人文景点: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可园博物馆。

四、食宿情况

  1. 1.宿舍条件
    • 配置:以4-6人间为主,配备空调、独立卫浴、洗衣机、直饮水系统及24小时热水;部分宿舍楼配备电梯,电费0.68元/度需自行充值。
    • 管理:实施“一卡通”门禁系统,24小时安保监控,宿舍楼设自助洗衣房及值班室。
  2. 2.食堂餐饮
    • 智能餐厅:全省首家高校智能餐厅,共3层,涵盖火锅自助、烧腊卤水、瑞幸咖啡等品牌,支持无感支付;推行“明厨亮灶”,食品安全透明。
    • 人均消费:10-15元,提供粤式风味、麻辣烫、铁板烧等多样化选择。

五、文体设施

  1. 1.运动场所
    • 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篮球场、网球场、攀岩场、健身房及室内游泳馆;体育公园含滑板区、慢跑道。
  2. 2.图书馆
    • 藏书超155万册(含纸质120万册、数字资源35.5万册),配备24小时自习区、电子阅览室、创客空间及智能人脸识别借还系统。
  3. 3.活动场地
    • 大礼堂(承办文艺演出)、学术报告厅(讲座)、知行湖露天广场(社团活动)。

六、社团建设

  1. 1.组织架构
    • 现有38个校级社团,涵盖学术科技(机器人协会、电商协会)、文化艺术(BNT街舞社、漫羽动漫社)、体育竞技(攀岩社、散打协会)、公益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四大类。
  2. 2.管理机制
    • 校团委实行“一社一品”发展模式,定期举办星级社团评选及骨干培训;与华为、金蝶等企业合作开发实战项目。
  3. 3.特色社团
    • 国防教育协会:承担校园准军事化管理,参与新生军训及大型活动秩序维护。
    • 跨境直播服务队:推广潮州特产(如凤凰单丛茶),助力乡村振兴。

七、校园活动

  1. 1.常规活动
    • 迎新晚会、毕业典礼、运动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荧光夜跑及辩论赛。
  2. 2.特色项目
    • 科技节:联合华为举办工业机器人操作大赛,深化产教融合。
    • 草地音乐节:数字技术学院组织舞狮表演、乐队演出及互动游戏,吸引千名学生参与。
  3. 3.志愿服务
    • 常态化开展社区义诊、山区支教及大型赛会(如清远马拉松)志愿者活动,学生年均服务时长超50小时。

八、校园服务

  1. 1.生活服务
    • 快递:校内设菜鸟驿站(艺术教育中心一楼),支持自助取件;校外有快宝驿站覆盖更多物流品牌。
    • 报修系统:通过“掌上财贸”公众号提交水电、网络故障申请,24小时内响应维修。
  2. 2.学业与就业
    • 升学支持: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专升本项目,提供考前辅导班及自考通道。
    • 就业服务:与华为、碧桂园等854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超98%,平均月薪达6254元。
  3. 3.综合服务
    • 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学籍管理、缴费、校园卡充值等事务,实现“少跑一趟”服务。
    • 国际交流:与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6国高校合作交换生项目,开展跨境电商培训及暑期研学。

升本支持

  1. 多元化升学路径
    • 普通专升本(专插本):学校设立专项辅导班,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提供公共课(如英语、政治)及专业课系统培训。2023届毕业生升学深造人数达511人,近三年平均升学率超25%。
    • 自考本科衔接:支持专科在读期间修读本科课程,与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部分课程学分互认,最快可同步申请本科毕业证。
    • 三二分段专升本: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展“三二分段”项目,通过转段考核后直接进入对口本科院校学习。
    • 政策支持:设立“升学奖学金”(最高5000元),图书馆设专升本专用学习区并提供历年真题库,通过学历提升咨询群为新生提供系统化服务。

就业支持

  1. 1.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 与华为、美的、京东等700余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如“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腾讯云互联网产业学院”),开展订单班培养,实习留用率超65%。
    • 实施“3+1”教育模式(三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实习),与东莞三星视界、南兴装备等企业共建137个实训基地,覆盖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
  2. 2.精准就业服务
    • 建立“一人一档”就业跟踪系统,年均举办大型招聘会超30场,岗位数与毕业生比达6:1。
    • 为入伍学生提供专项支持,2024年上半年征兵任务完成率达140%。
  3. 3.创业扶持
    • 校内设省级创新创业基地,联合政府提供最高30万元创业贴息贷款,孵化项目聚焦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领域,学生创业率约3%,典型案例如校友创办的智能装备公司年营收破800万元。

升本去向

  1. 国内本科院校
    • 普通专升本录取以广东省内应用型本科为主,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
    • 自考衔接方向多为合作院校的工科及管理类专业(如机械电子工程、会计学)。

就业去向

  1. 1.就业区域
    • 80%以上毕业生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其中44%在东莞本地就业,22%流向广州、深圳等城市。
  2. 2.行业分布
    • 先进制造业(45%):从事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岗位,对口企业包括华为机器、南兴装备、科达制造等。
    • 现代服务业(30%):聚焦电子商务、金融服务、酒店管理等领域,典型雇主如顺丰速运、佛山农商行。
    • 战略新兴产业(15%):部分毕业生进入宁德时代、生物医药企业等。
  3. 3.重点雇主:美的集团、海天味业、碧桂园服务、华为机器、格兰仕集团等。

毕业生薪资水平

  1. 1.应届生起薪
    • 工科类专业(如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平均月薪5500-6500元,部分技术岗位(如人工智能工程师)起薪超7000元,月薪过万占比6%。
    • 文科类专业(如电子商务、会计)平均月薪4500-5000元。
  2. 2.中长期薪资增长
    • 毕业3年后平均月薪达7500-9000元,技术岗与管理岗年薪可超12万元(如美的集团技术骨干)。
    • 创业群体中约8%年收入超50万元,典型案例包括校友企业年营收破800万元的智能装备公司。
  3. 3.行业对比
    • 制造业技术岗位薪资较服务业高15%-20%,服务业晋升至管理岗后薪资涨幅可达30%-50%。
暂无招生动态
广州
民办 专科(高职) 理工类
惠州
民办 专科(高职) 财经类
广州
民办 专科(高职) 财经类
广州
民办 专科(高职) 理工类
广州
民办 专科(高职) 财经类
广州
民办 专科(高职) 综合类
肇庆
民办 专科(高职) 综合类
肇庆
民办 专科(高职) 艺术类
东莞
民办 专科(高职) 综合类
清远
民办 专科(高职) 综合类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小助手

微信扫一扫联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