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简称“南华职院”)成立于1993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代码为11114,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总工会。前身为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2016年由民办转为公办,2017年正式更名。校训为“求真务实、勤恳好学、健康和谐、儒雅自尊”,定位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现设天河(广州市天河区沙太南路113号)、黄埔(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清远(清远市清城区职教基地)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99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约1.5万人,教职工700余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00余人,外聘劳模、产业导师等130余人。现任党委书记兼校长为马栩生。
历史发展
• 1952年:前身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成立,承担工会干部培训职能。
• 1993年:改制为广东省第一所民办高校“民办南华工商学院”,开启公有民办办学模式。
• 2016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转为公办院校,次年更名为“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 2020年: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并获评“广东省绿色学校”。
• 2022年:在校生规模突破1.5万人,总资产达12.92亿元,图书馆藏书超140万册。
校区规模
• 天河校区:占地32亩,以文科为主,保留历史建筑风貌,配备基础教学设施。
• 黄埔校区:位于长洲岛文化旅游区,毗邻广州大学城,以工科实训基地为特色。
• 清远校区:主校区占地995亩,依山傍水,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配备现代化教学楼、国家级实训基地及智能化宿舍(含电梯宿舍楼),图书馆藏书60万册,教学设备总值超2.3亿元。
专业设置
学校设8个二级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艺部,开设40个高职专业,形成商科为主、工科协同发展的格局:
- 财经商贸类:大数据与会计(省级重点专业)、关务与外贸服务(省级重点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省级品牌专业)。
-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云计算技术应用。
- 文化旅游类:会展策划与管理(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教育与社会服务类:学前教育、社会工作(省级特色专业)、法律事务。
- 工程技术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教学成果
• 竞赛荣誉:学生累计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18项、省级奖项294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国赛铜奖。
• 就业质量: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8%,部分入职华为、温氏集团等企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9.26%。
• 科研创新: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72项,获批发明专利60项(含1项突破性专利)。
校企合作
• 产业学院:与中兴通讯共建数字化产业学院,与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联达科技等58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开设订单班培养技术人才。
• 实训基地:建成校外实践基地156个,其中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5个,省级基地34个,覆盖财经商贸、信息技术全产业链。
• 社会服务:承办“科技下乡”行动,培训乡村振兴人才超3万人次;与珠海全朋友电商等企业共建跨境电商实训中心。
国际影响
• 合作办学:与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泰国博仁大学等开展“2+2”专本连读项目,累计输送700余名学生赴韩国留学;与加拿大卡纳多应用文理学院、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实施学分互认。
• 技术输出:在马来西亚设立“鲁班工坊”,推广荔枝栽培技术及中医药文化标准;参与“一带一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非遗文化国际化传播。
一、校区环境
- 1.校区分布:
• 清远校区(主校区):位于清远市清城区省职教城,占地995亩,校园依山傍水,配备图书馆(藏书超173.58万册)、实训楼、标准运动场及人工湖,绿化覆盖率高,被誉为“绿色校园”。
• 天河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沙太南路113号,面积较小但交通便利,保留传统校园风貌,邻近市区商圈。
• 黄埔校区: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邻近大学城,以产教融合为特色,校园内保留历史文化建筑。 - 2.环境亮点:
• 清远校区拥有“网红级”景观如知行湖、星空房及紫荆花道,图书馆配备24小时自习区;天河校区融合现代与历史,黄埔校区依托产业园打造实训基地。
二、周边交通
- 1.清远校区:
• 公交:123路公交直达清远汽车站及高铁站,校内设定制接驳车往返地铁站。
• 高铁:距清远高铁站约15分钟车程,广清城轨接驳便捷。 - 2.天河校区:
• 公交:邻近地铁3号线梅花园站,多路公交直达市中心及广州南站。 - 3.黄埔校区:
• 城轨:毗邻广珠城轨睦洲站,步行可达;共享电动车覆盖短途出行。
三、周边设施
- 1.医疗:
• 清远校区邻近金湾区人民医院,校内设医务室;天河校区靠近天河区中医院,黄埔校区邻近畲江镇卫生院。 - 2.商业:
• 清远校区周边有顺盈时代广场、万达广场;天河校区毗邻天河商圈,黄埔校区邻近园区商业街。 - 3.休闲:
• 清远校区靠近黄腾峡漂流景区、海滨公园;黄埔校区邻近长洲岛文化旅游区,天河校区周边有白云山风景区。
四、食宿情况
- 1.宿舍条件:
• 清远校区:以6人间为主(部分为3-4人间),配备空调、独立卫浴、洗衣机,电费0.68元/度,每月免费热水48度;11栋宿舍设电梯。
• 天河校区:6-8人间为主,上下铺布局,公共卫浴,空调全覆盖。
• 黄埔校区:套间式宿舍(8-12人间),配备独立卫浴及公共洗衣房。 - 2.食堂餐饮:
• 清远校区设3个食堂,引入瑞幸咖啡、麦当劳等品牌,提供粤菜、川湘风味及自选称重菜品,人均消费10-15元;天河校区以经济套餐为主,黄埔校区主打大众菜。
五、文体设施
- 1.运动场所:
• 清远校区设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篮球场及在建体育馆(含游泳馆);天河校区有羽毛球场,黄埔校区配备足球场。 - 2.图书馆:清远校区图书馆藏书173.58万册,电子资源83.66万种,配备24小时自习区及电子阅览室。
- 3.活动场地:大礼堂承办迎新晚会,知行湖广场举办音乐节及社团展演,清远校区星空房为网红打卡点。
六、社团建设
- 1.组织架构:全校共40余个社团,分学术科技(无人机协会、机器人协会)、文化艺术(英歌舞社、浮生阁汉服社)、体育竞技(龙狮社、电竞社)、公益实践(青年志愿者协会)四大类。
- 2.特色社团:
• 龙狮社:传承非遗文化,多次获广东省舞龙舞狮锦标赛前三名;
• 英歌舞社:曾登上央视新闻,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七、校园活动
- 1.常规活动:迎新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已举办至第二十届)、运动会(含荧光夜跑)。
- 2.特色项目:
• 科技节:联合华为、广汽集团展示智能设备,举办工业机器人操作大赛;
• 雷锋月主题活动:组织旧衣捐赠、志愿服务,年均参与超2000人次。
• 非遗文化进校园:举办汉剧展演、香囊制作等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八、校园服务
- 1.生活服务:
• 快递:清远校区设菜鸟驿站,支持无人车“小蛮驴”配送;天河、黄埔校区设智能快递柜。
• 报修系统:通过“完美校园”APP在线提交,24小时内响应维修。 - 2.学业与就业:
• 升学支持: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专升本项目,提供考前辅导班;
• 就业服务:与华为、广汽集团等854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94.93%。 - 3.综合服务:
• 心理咨询:引入专业机构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年均服务超1000人次;
• 国际交流:与韩国、泰国高校合作“2+2”专本连读项目,开展跨境电商培训。
升本支持
- 多元化升学路径:
• 普通专升本(专插本):学校与广州商学院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高本衔接协同培养项目”,学生完成专科学业后可直接升入本科院校学习两年,获得全日制本科文凭。2023届毕业生升学率为19.15%,其中财务金融学院和外语外贸学院升学率超30%。学校对专插本上岸学生提供奖学金支持,考入公办本科院校奖励1000元/人,民办院校奖励500元/人。
• 自考本科:学生可通过“自考相沟通班”同步修读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合作院校的本科课程,学分互认,最快专科毕业时取得本科文凭。热门专业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设计等,部分专业免笔试,仅需提交作业即可完成考核。
• 国际合作项目:与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泰国博仁大学等合作“2+2”专本连读模式,学生可赴海外攻读国际贸易、护理等学位,累计已输送700多名学生至韩国高校。
就业支持
- 1.校企合作与订单班培养:
• 与华为、温氏集团、大参林药业等1000余家企业合作,共建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实训基地,实习留用率超65%。开设“订单班”定向培养人才,合作企业包括唯品会、金山软件、广州公证处等,学生毕业后直接入职合作企业。
• 国家级重点专业如智能财经、信息技术等就业率接近100%,2023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4.93%,专业对口率76.59%。 - 2.精准就业服务:
• 年均举办大型招聘会,覆盖珠三角及粤西地区,2024年“访企拓岗”行动开发728个岗位。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提供“一人一档”跟踪服务,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 3.创业扶持:
• 校内设省级创新创业基地,提供最高30万元贴息贷款,近三年孵化农业科技、预制菜等领域项目40余个,校友企业年营收最高达500万元。
升本去向
- 1.国内本科院校:
• 普通专升本学生主要升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软件技术)、华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广州理工学院(大数据与会计)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及现代服务业专业占比超60%。
• 自考本科合作院校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专业涵盖工程管理、药学等。 - 2.国际升学:
• 与韩国江原大学、泰国博仁大学等合作专本连读项目,毕业生可赴海外攻读国际贸易、酒店管理等学位,具体升学人数未公开。
就业去向
- 1.就业区域:
• 94.25%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珠三角地区占比84.24%,主要集中在广州(40%)、深圳(19%)、东莞(7%)。 - 2.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11%毕业生进入华为、达内教育等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工业机器人运维等岗位,软件技术专业就业率超97%。
• 财经商贸与现代农业:16.44%毕业生在农林牧渔领域就业,典型雇主包括温氏集团、天禾农资,从事智慧养殖、农产品检测等岗位。
• 现代服务业:19.57%毕业生从事健康管理、电子商务等工作,雇主如顺丰速运、万豪酒店。 - 3.重点雇主:华为、温氏集团、美的集团、大参林药业、广州公证处等。
毕业生薪资水平
- 1.应届生起薪:
• 工科类专业(如软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平均月薪4700元,紧缺岗位如智能交通工程师起薪超7000元。
• 管理教育类专业(如学前教育、大数据与会计):平均月薪3800-4500元,优质幼儿园岗位起薪可达5000元。 - 2.中长期薪资增长:
• 毕业2年平均月薪提升至5200元(低于全国水平1100元),毕业5年达6700元(低全国1200元),技术岗与管理岗年薪可达8万-12万元。
• 创业群体中约5%年收入超50万元,典型案例为校友创办的农业科技公司,年营收破500万元。 - 3.行业对比:
• 智能制造行业起薪较传统服务业高15%-20%,医药销售岗位因提成机制薪资较护理岗高15%-20%;晋升至管理岗后薪资涨幅可达30%-50%。